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君子豹变出处 > 第一百六十九章 禁豪门特权(第1页)

第一百六十九章 禁豪门特权(第1页)

后来,这个村子的农夫视该女子为妓女,任何一个男子都可以随意爬到其床上。

该女子不愿再忍受这种地狱般的生活,曾试图逃出,但总会被村中的某个百姓发现,然后村庄所有人一同搜山,将其捉回,之后便是一顿毒打。

那名女子声泪俱下,诸葛亮父女如雷击顶。诸葛亮怎么也没想到,在季汉境内,竟然有如此惨绝人寰的事情发生。

诸葛亮不由反思,虽说其以严刑峻法治国,法条繁多,但严而不滥,严而不妄,量刑普遍偏轻,给人余地。律法的作用在于威慑,如果处罚较轻,那律法的威慑力便不复存在了。是否正是用刑偏轻,给了恶者为所欲为的胆量?

想到此处,诸葛不由心生壮士拂剑,浩然弥哀之感。

在远处,离恨天隐于大树之后,望着深思的诸葛亮,道:“诸葛孔明,此等无解的难题,你将作何解?”

在魏吴两国,人口买卖的处罚偏轻,尤其是购买者,原本并不定罪,后来由于民怨沸腾,才定为三年徒刑,不过在实际判刑过程中,依旧定为无罪。季汉承汉制,《蜀科》初定,纰漏颇多,虽说对于人口买卖的处罚重于魏吴两国,但也没重多少,不过好在实施过程做到了依法定罪。

而现在,诸葛亮面对的难题已不单单是人口买卖,而是存在数百年的典妻现象。此举违背人伦,但法不能禁,义不能止。根本原因在于豪门士族剥削百姓,致使百姓家无余财,屋无余粮,无从娶妻。

因此,要想杜绝典妻现象,单单给典妻者定罪无济于事,根本要立法杜绝豪门特权。

不过,律法的本质是对既得的权力给予官方肯定,而非赐予权力,这背后是利益集团的博弈,而非朝廷出于善心给予平民权力。衙门是暴力执法机关,作用是维持秩序,而非维护正义。正是由于律法带不来正义,游侠文化方应运而出,而随着墨家消失,游侠文化已渐渐扭曲。

律法不能带来正义。若立法者是常人,那便视若无睹了,毕竟,立法者自然会给自己特权的,但当立法者是悲天悯人的诸葛亮时,情形便不同了。

诸葛亮自然知晓律法的本质,但即便其有通天的能为,也改变不了这一现象。

诸葛亮如若是现实主义者,自当会放弃,但是,虽说其是实用主义者,却也是理想主义者。

理想主义者不是看不清现实,而是洞穿世事,依旧坚持认为现实本不该如此,即便这个现实已被所有人接受。诸葛亮非但不能接受,还要去拼尽全力去打破这个既真实又荒谬的现实。如此,便要与整个世界为敌。

这条路,注定是失败的。

早在西汉时期,王莽篡汉之所以能成功,便是因为朝廷打压豪强,豪强遂利用王莽推翻汉家社稷。然而,登基后的王莽不仅没给豪强特权,还进一步打压豪强势力。而刘秀许诺豪门永久的利益,故其得到豪强的大力支持,起兵三年便称帝,十四年便实现一统。

刘秀被称为史上最完美的帝王,但是,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而刘秀之所以完美,是因为没有如秦始皇、汉武帝那般受国之垢,未行帝王该行之事。豪门从刘秀身上得到好处,自然吹捧。

但诸葛亮不会去效仿刘秀,其知晓何对何错,也知晓何利何弊,但当对与利相悖时,又该如何选择呢?

树荫下的诸葛亮沉思片刻,摇了摇羽扇,对诸葛果道:“果儿,你与清徵率领千名士卒,随这位姑娘前往查案。”

诸葛果道:“该怎么定罪?”

诸葛亮道:“按照《蜀科》定罪。”

诸葛果道:“小孩呢?”其自然知晓,那个村庄里的帮凶自然少不了小孩。

诸葛亮道:“亦然。不可因年幼而减刑。小孩懂的远比大人想象的要多,何对何错他们同样清楚。”

诸葛果道:“明白了。”随后对那位姑娘道:“姑娘请带路,我替姑娘讨回公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