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三国之少帝求生 > 第43章 第 43 章(第2页)

第43章 第 43 章(第2页)

刘辨自觉再看下去恐要淌鼻血,忙制住他:“好了!朕准奏。”

孙策大喜:“谢陛下恩典。”

“但朕有一个条件。”刘辨唤他赶紧把衣服穿好,免得头脑一热引人当了渣男,“朕要你住到海王府里。好好伺候吕将军。”

吕布犹如晴天霹雳。他不要男人!况且他跟貂蝉二人世界好好的,凭空丢个男人给他算什么!

刘辨想得很明白。孙坚去江东,留他儿子在京中为质是应该的。若是随便给孙策找个住宅,难免袁绍会骚扰他,甚至变成袁绍的质子。全洛阳也就两个地方最安全,再一个是宫里,另一个是海王爷的府上。

要怪就怪孙策太帅且主动。留在宫里准要对不起子龙。还是让吕布这个2k纯直男看着吧。

孙策欣然允诺。只气得吕布饭都吃不下。

刘辨答应归答应,他身为皇帝却没有调兵的权限。袁绍、袁术还有各路诸侯,个个都尊称他一声皇帝,但叫谁出个兵都有各中理由推脱,能给你拖上一年半载的。

孙家人早就想好了办法。孙策提议道:“末将有个不情之请。想借陛下的玉玺一用。”

“借去做什么?”

“向袁术借兵。家父得兵,可扫平江东拱卫汉室。袁术得玉玺,必定与袁绍势不两立。此消彼长,洛阳之危可解。”

刘辨反应过来。敢情孙策先把玉玺送来,又把玉玺要走。一来一去的,把自己偷玉玺的事情全洗白了。

这固然是刘辨想要的结果,可他更好奇,天底下除了开挂的自己还有多智的郭嘉,谁还能给孙家想出这么巧妙的阳谋。

孙策不答。只一口咬定就是他自己想出来的。

郭嘉回到宫里,已将近子时。回来第一句话便是:“孙家有高人相助。他竟自己想出了把玉玺送给袁术的法子。”

“你查到背后的高人是谁么?”

“查不到。这才叫人心慌。”

郭嘉说归说,明明眼睛里充斥着兴奋。棋逢对手的感觉叫人激动。

刘辨请他坐下。斟上些不醉人的清酒。自打几次三番酒醉误事以后,刘辨决定开辟酿酒的业务。他要在古籍里找些好喝又上头的酒,适合文人雅士谈风论月的酒。

文人雅士喝的酒,必有个文雅的名字。刘辨但看到些文绉绉的名字的酒就多留意几眼。比如李商隐的《汉宫词》提到:“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相传汉初名臣董仲舒曾于宫殿前立起五根通天铜马柱,上承天露,酿得佳酒,取名为金茎露。董春秋曾于武帝进言,每日五杯金茎露,五行调和神无忧。

武帝听了他的鬼话,批阅奏折来一杯,常有真知灼见喷涌而出。底下的士大夫被忽悠者甚多。上朝的时候往往在袖子里藏只小金杯,路过铜马柱时便用衣袖蹭蹭,再使劲挤出来存在金杯里。回到家中往酒水里加入点露水,便当作金茎露来喝了。

这中民间谣言刘辨是决计不肯信的。倒是后来爱修仙的崇祯皇帝破解了真正的秘方。所谓金茎不过是仙人掌的汁液。以七十比一的配量加到玉露酒里,可起到中和酒精的良效。长饮金茎露,将醺而未醉。最能给修仙者营造恍兮惚兮又灵台清明的神秘感。

刘辨从古籍中得了现成的酒水。正好同郭嘉喝来试试。

郭嘉但啜小口,立马觉得心旷神怡。满腹是说不出的喜悦,可是神经又绷得很紧,不会像喝了烈酒那样口出狂言。他越是喝,兴致越是高,想问题也越清楚。便问刘辨道:“陛下通晓天下苍生,不妨说出几个名字,好叫郭某知道天底下的聪明人还有谁。”

郭嘉的意思是,叫刘辨剧透下当代的著名谋士,他也能知道对手都有谁。

刘辨特喜欢金茎露的酒劲。他现在回忆演义的内容回忆得特别清楚。信手往身后地图的西凉地带一指:“李傕郭汜军中,贾文和。”

鬼才贾诩,几番言语就能挑得长安城破,王允自戕。可刘辨改变了历史走向,没给贾诩表现的机会。因此郭嘉不识得此人。

郭嘉摇摇头:“二袁相争,陛下得利。我看李郭不是愿替陛下谋划天下之人。”

刘辨又指向荆州:“水镜门下,能人颇多,也有匡扶汉室的心意。”

水镜先生司马徽闻名天下,郭嘉倒是听过的。说起来徐庶也曾受教于水镜。只是司马徽门下的弟子还少有建功立业的,郭嘉也不曾放在心上。

刘辨强调:“他手下有卧龙凤雏,今后当左右天下大势。”

郭嘉笑道:“但有臣在,必叫卧龙不出,凤雏不鸣。”

刘辨讲到此处不免感伤。卧龙凤雏确是在郭嘉死后才出来浪的。也不知郭嘉还能压得住几年。向活着的人宣布他要死的命运,真是件无比残酷的事情。刘辨不敢再说下去,但将杯中的酒水饮尽,把中中不快尽数压回肚子里。

好酒!再一杯下肚。心情变得愉悦多了。

郭嘉道:“水镜先生是荆州望族。他们自不想隔江的江东太平过日。应该也不会帮孙家的。”

刘辨把手指用地图的下半场往上半场挪。定在河内郡。

“还有一人比他们更厉害。温县,司马仲达。”

郭嘉眉头骤紧。陛下说半天总算点到点子上。

他关注司马家也已经好久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