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三国演义中少帝是谁 > 第56章 第 56 章(第2页)

第56章 第 56 章(第2页)

他或许待郭嘉的确不够坦诚。可郭嘉的要求也极其过分。郭嘉终不能留在他身边,只能说是两人没有缘分吧。

郭嘉许会领着曹操打败袁绍,然后天妒英才地将星陨落。救,是救不得的。

刘辨已不想看郭嘉的东西,对掌印太监道:“你着人送到曹营吧。”

掌印太监领命而去。刘辨便不放在心上。回到洛阳的日子里他也不敢闲着。他得清理袁绍和曹操各自在朝中的余党。说到底还是袁绍在朝中的势力大些。刘辨才清掉几人,前方就收到袁绍的来信,厉声质问陛下何以昏庸如斯。

袁绍打个几个小胜仗,正在兴头上。曹操折兵一万,袁绍折兵三万。按此换算下去,袁绍铁定能打赢曹操的。

刘辨却已看到袁绍的乏力之处。袁绍军人多,久拖不战,粮草便逐步陷入短缺。他们不得不在兖州当地强征民粮。一时之间怨声载道。好好的朝廷讨贼王师日益被骂作奸佞小人。

更何况西边还有个袁术虎视眈眈。这叫袁绍多少有些束手束脚。只恐打赢了曹操,他那个傲慢的哥哥就要趁机来捞他的便宜了。

前线传来个重磅消息:洛阳宫里送来个陛下的盒子,盒子里装着陛下的传国玉玺!

连刘辨都傻了眼。谣言,肯定是谣言。朕何曾给曹操送过玉玺?

可是当群臣叫刘辨把真的玉玺拿出来攻破谣言,刘辨根本拿不出。他把玉玺给了刘协。再者,他也的确差人把盒子还给郭嘉。可那盒子轻飘飘的,根本不会装着玉玺的啊。

刘辨忽然想透了关键。郭嘉该不会临走前故意留下个盒子,好等他回到洛阳以后,特意把盒子退过去的吧?届时他们再拿上刘协手上的玉玺,便装作皇命昭彰,力讨袁贼。

郭嘉把这一切的一切全给算进去了。曹操在众诸侯心目中的形象顿时变得高大起来。曹操一没有威胁天子为难天子,反而把天子送回洛阳。回到洛阳的天子感念曹刺史的好,于是送去玉玺鼓励军心。霎时之间,袁绍变得师出无名,曹操成了奉旨平乱。这一出天翻地覆的戏码正是郭嘉的手笔。

刘辨手中没有玉玺,辩驳不得。只好认了郭嘉说的话。顺手再把袁绍朝里余下的几个党羽全给下了诏狱。自此洛阳才算全到了他的手里。

做到这个份上,刘辨也只能寄希望于袁绍兵败身死。不然等袁绍回了洛阳,指不定要怎么报复他呢。

刘辨暗暗收紧输送到兖州的军粮。

军粮一收紧,袁绍的后路彻底被阻断。过不得几个月,兖州就传来曹军大胜的消息。只一战便俘虏袁绍军十万有余。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没粮吃的人生怕活活饿死,反而比在战场上被打残打瘸再投降的更多。郭嘉想出这等断粮的计策,非但除了袁绍,还给曹操喂得肥肥的。昔日两万出头兵丁稀少的兖州刺史,现下已是统御十万大军的一方霸主了。

更要命的,刘辨还不得不继续支持曹操。

大将军兵败身亡,伪帝袁术西进洛阳,刘辨只能依靠曹操阻挡。

郭嘉以大夫的身份给朝廷上表,要陛下赐封曹操为新的大将军。

这不是劝谏,根本就是威胁。

郭嘉就是这般。计策又狠又快,偏还全是阳谋,叫人不得不听的阳谋。

刘辨赐封归赐封,对曹操的提防则日渐加深。曹操手里有刘协,有玉玺,再给他一个大将军,岂非叫他上了天?

刘辨应了大将军的封,又趁机向曹操下诏,令他交回玉玺。

曹操乖乖地把玉玺送回。还是郭嘉从前那方匣子,然而里头的玉玺已给劈成了两份。曹操十分遗憾地给皇帝来信,阵前亮玺,反给袁军暗箭射落。三军将士亲眼所见,非操之过失。

刘辨哪里不知道曹操他们的心思!郭嘉是明白玉玺一共有两个的。一个在陛下手里,一个在袁术手里。把陛下的玉玺毁掉,将来夺了袁术的玉玺,天下唯一的玉玺就只在曹操手里了。

刘辨气得直咬牙。可思来想去愣是什么头绪也没有。只遗憾身边没有个能与郭嘉比肩的谋士,能同曹操较量一番。

对,得招募谋士对付谋士。

刘辨想起曾与郭嘉煮酒纵论天下英雄。当今能与郭嘉匹敌的,掐着指头也能数出来。镇守辽东的司马懿,卧龙荆州的诸葛孔明,还有西凉军里名不见经传的贾诩。

孔明是请不到的了,司马懿要让他回了洛阳,怕是再过几十年江山也要给他夺了去。想来想去还是贾诩最靠谱。虽然贾诩所在的西凉军从前是董卓旧部,与朝廷的间隙不止一般的大。

可眼下袁绍覆灭,东边曹操与袁术争战不休。即便如此西凉军也没有趁势偷袭长安。可见主掌西凉的李傕两人是贪图安乐之辈,对称帝称霸并无执念。

刘辨下诏书问他们要个人,他们轻轻松松地就交了出来。

贾诩已年逾五十,年纪可当刘辨的爷爷。他行事风格也与郭嘉不同。对皇帝,对百官,乃至对宫里的太监们都客客气气,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刘辨觉得这样的人挺好。贾诩没有郭嘉和荀彧的赤诚烈火,却反而叫他的主公压力骤减。

刘辨慷慨地许了贾诩太傅才能享有的大宅和日用。再问策时,这位多年不得施展才能的老人总算显出他的本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