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三国汉少帝 > 第42章 第 42 章(第2页)

第42章 第 42 章(第2页)

郭嘉胆大心细,手段又狠又毒。刘辨当夜就脱了甲,入了袁绍的大帐。袁绍本就在外宫当校尉,陛下的脸他是认得的。当初陛下还特意在袁隗面前升他的官,他于皇帝总归是感激的。当下率领众臣下跪相迎,传令三军称皇帝御驾亲临,共讨洛阳逆贼。

消息用了两日传回洛阳。

洛阳袁家被杀得鸡犬不留。

本来袁、王两派各有外援,谁也不敢拿谁怎么样。袁绍军奉迎皇帝的消息一出,司徒王允立即开启了暴躁模式。王允既知必败,自然要抱着袁家一起死。满朝文武但有跟袁家沾亲带故的,统统清洗个干净。

消息再用三日,传到屯兵潼关的李傕郭汜军中。

郭嘉向他们传的是吕布被俘的消息。

吕布是西凉军与洛阳的唯一纽带。吕布一被抓,李郭大军赶紧撤兵回家。洛阳两面受敌的危机自然得解。

消息一来一去,再传回袁绍帐里。

听闻亲族满门被戮,袁绍捶胸顿足,当天就不顾一切领兵强攻虎牢关。只半月功夫,袁绍的诸侯联军已把洛阳围个水泄不通。

自知大势已去的司徒王允站在城楼上破口大骂,随后跳下摔个稀巴烂。

刘辨感到有些遗憾。他本以为王允还能再抵抗一会儿,再消耗些袁绍的兵力呢。

不过现在的局面已经十分可喜。袁家在洛阳的根基被王允连根拔起,袁绍强攻洛阳报仇又折损不少兵力。将来就算进了城,袁绍对洛阳的控制力也会大大下降,决计无法像当年董卓那般专政用权。

全是郭嘉的计策。一得到陛下愿意交心的允诺,郭嘉就像解开了封印的猛虎,一声长啸而令天下为之颤动。

郭嘉却像小绵羊到刘辨面前认错:“臣没把文若算计在内。他昨夜率颍川的人马走了。”

“没事没事。你要连荀彧都算计,朕才真怕了你。让他回去吧。我知道他不肯认朕当皇帝。”

“玉玺也被带走了。”

刘辨才想起荀彧手里还有个系统奖励的玉玺。刘辨不在意,带走就带走吧,洛阳皇宫里不还有一个嘛。

洛阳皇宫里的那个也不见了。兵荒马乱的丢东西是常有的事情。

况且刘辨知道玉玺去了哪里。书上有说,掌印太监把玉玺丢到了井里,孙坚先率兵入城搜捕王允党羽,玉玺也给他打捞起来藏在自己军中。

刘辨这回没瞒郭嘉,道:“如果玉玺真的特别重要,你设法派人取回来便是。”

郭嘉忽然反问:“陛下说你知道天下人的命运,敢问玉玺后来到了谁手里?孙坚是何下场?”

郭嘉特有意思。他老不问自己啊荀彧啊这些人的命运,老问其他不相干的人的命运。刘辨哪里记得清楚,每次郭嘉一问,刘辨就要打个坐,闭眼去翻书。看来看去,回来同郭嘉道:“孙坚要借兵马回江东平乱,便把玉玺押在袁术手上。后来江东安定,孙坚却给荆州的黄祖杀了。”

郭嘉边听边称妙计。好似刘辨说的是计谋,不是命运一样。

郭嘉的确不觉得那是命运。单拿孙坚借兵马一事来说,天子稳坐洛阳,哪有地方刺史私自互借兵马的道理?非得有陛下授意,孙坚才敢说借兵平乱。既然是陛下授意,那故意把孙坚的玉玺弄到袁术手上,就是陛下的计策了。

真是个绝好的计策。连郭嘉也一时想不到这么好的计策。

袁绍拥天子入城,本就叫嫡长子出身的袁术心有不甘。再叫袁术得了玉玺,以袁术的性格定会做出些偏激的事情。到时二袁相争,便是陛下得利。

郭嘉主动请旨,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说动孙坚,把他推到平定江东、抵押玉玺的路上去。

郭嘉前脚刚走,吕布后脚就到。洛阳城破,吕布还是潇洒的海王,他的心情大好,总算明白刘辨才是他真正的大腿。吕海王隔三岔五就要进宫与陛下联络感情,唯恐哪天陛下不要他这个好兄弟。

刘辨无比嫌弃。吕布总爱挑饭点过来,次次都吃得一片狼藉。在家貂蝉不给他做饭的吗?

吕布可怜兮兮:“她希望长得瘦些,总拉着我不吃。我全天就只能吃这么一顿。”

那还挺可怜的。刘辨吩咐司膳做双倍的量,叫吕布吃个够。

吕布感激涕零,投桃报李:“我新识得豫州刺史孙坚家的公子,打算介绍你认识。”

看着吕布内涵丰富的眼神,刘辨就知道吕布又要干红人的勾当了。上次强推张辽的教训还历历在目啊。害死中常侍不说,把张辽也逼跑了。这回吕布还想搞什么名堂?

吕布老被说成皇帝的爱妃,洗也洗不白。他总觉得自己英武不凡,没准陛下对他真的有意思。索性多向陛下进献男人,分散陛下的注意力,免得陛下哪天饥渴难耐搞他。

吕布热情地介绍:“孙小儿跟张辽不同。他主动找着我,想伺候陛下。”

刘辨更急眼。主动的更糟糕,这是赤裸裸的要勾引朕啊!

吕布不管。他深谙真香定律。跟陛下说再多话也没用,把孙家儿子叫出来遛遛,用美色征服陛下。

果然孙策从宫外走进来,刘辨全城眼睛眨都没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