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三国志少帝纪翻译 > 第37章 第 37 章(第2页)

第37章 第 37 章(第2页)

刘辨非叫他屯不成。待得放完3d电影刘辨宣布:“半斗米教颍川分坛正式成立啦。”

半斗米教,入会只需缴纳半斗米。月后兑米非但不要利息,教里还给你倒贴半斗米。

围观的百姓将信将疑:“你真的有米吗?”

刘辨指着遍地金光的净土,又指了指身后的颍川荀府:“本座的靠山是荀家。昨天我还被荀家公子请喝茶来着。大家都能看见的啊。不然荀家能让我在家门口摆摊儿?”

顶着荀家的名望好办事。周遭的人纷纷缴纳米粮,当了半斗米教的第一批会员。

刘辨给他们塞张票据。上头详细记载着他们缴了多少米,将来能得多少米。

五斗米教入会要缴五斗米,将来借米得缴纳五厘息。而半斗米教只要半斗入会费,缴得多月后得的也多。谁更划算连乡野农妇都能算得清楚。

一时之间荀府门口的西市围着黑压压的人群,各自扛着家中的米粮来存到半斗米教的粮仓内。

刘辨没有现成的粮仓,暂且借用荀家的粮仓。况且借用荀家粮仓还有个好处。人们自然以为半斗米教有荀家背书,也就愿意把米存进来。

荀三哥对荀彧出借粮仓的法子有点异议:“你不怕他将来交不出米,坏了家里的名声?”

“奉孝对他言听计从,他必有过人之处。”荀彧意味深长地看着远处刘辨的背影,“且看他究竟有多大本事。”

“我听说你还向奉孝借了三十万石粮食?”

荀彧点头。郭嘉开口借的,荀彧当天就开仓借了出去。

荀衍道:“刘公子的计谋不高。他想将咱们的粮送给百姓,好叫无人去五斗教存粮。可他没想过,万一五斗教的人也扮作百姓到他那里存粮,岂非白白将粮食全拿了?”

荀彧眉头紧锁。他老早看到这个问题了。不过他相信奉孝肯定也看到了。都看到了还来借粮,郭嘉定然有他的想法的吧。

荀衍叹口气:“你还是那般信赖奉孝。我只恐他误了你。”

荀彧不答。他只恐底下满嘴跑火车的刘辨误了郭嘉。

刘辨热情地同会员们介绍:“你们若担心一个月后我跑了,不要紧。城北有个姓郭的商人,他想买你们的粮票。不过此刻卖出去的话,连本带息估计只能换到二十斤。”

一斗米近三十斤,交半斗米就是交十五斤,交完得到粮票立马能换成二十斤,怎么着还是划算的。

登时全城百姓城西城北两头跑。城西存十五斤,半个时辰跑到城北立马换成二十斤。比勤勤恳恳种田容易多了。

拿了米的百姓欢欣鼓舞。没拿到米的五斗教首暴躁如雷。

教首张燕提起大槊就要去把刘辨的场子给砸咯。

教中不乏出谋划策之辈,给教首出主意:“咱们也去换。十五斤换二十斤,索性便宜咱们。待得把姓刘的小子的米全收了,颍川又是本教的天下。”

张燕觉得有理。转念一想,理还不够。十五斤换二十斤,怎比得二十斤换三十斤划算。

张教首吩咐下去:“你们到北城设点,就用二十一斤米换他们的粮票。到时非把他们的存粮挤兑空了不可。”

底下出主意的担心:“万一一个月后他们还不起粮……”

“他们背后不是荀家嘛?灭掉荀家的威风老子不怕出点粮!何况荀家读圣贤书你还怕他赖账?”五斗米教势力再大,总给荀家压一头。张燕早就看荀家不顺眼了。又吩咐下去:“你们把消息往外传,就说荀家开仓放的粮。”

张燕把消息一传,正好着了刘辨的道。人们听得是荀家放的粮,更不怕粮票换不回米粮。从早到晚前来入会的人都快把西市的青石地踏碎。

另一头,张燕自设的换粮点则在城西截胡,用二十一斤米的兑率把众人手里的粮票全兑了去。

个把月的功夫,刘辨足足收了十万石粮食。

事实上十万石里有八万是从五斗米教的库房捞的。许多颍阴的居民贪图小利,根本等不及月后翻倍。他们刚存完粮,转手就把票据卖给张燕换新粮。张燕手里攥着八万石粮票等到月底,寻驾牛车载着所有的粮票,浩浩荡荡地前往荀府门口要兑换成十六万石。

半斗米教主刘辨乐呵乐呵:“对不起,换不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