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滴血电视剧 > 第119章 真要变天(第1页)

第119章 真要变天(第1页)

真要变天

因为有南阳郡开具的路引,加上朝廷已经解禁了私兵的规模。荀谌带着众将和两曲骑兵,几天后,便顺利地到达了长安。

有荀家乌堡的大管家荀微派来送信的人做向导,队伍顺利地来到长安城边的一个乌堡外。

荀攸、于禁提前得到消息,率领众将一起来到大门口迎接。

将南阳的来人迎进乌堡之后,宋轩开始安排队伍的住宿。这时,荀攸将荀谌拉到内院的一个房间内,说:“友若族叔,止戈族叔又来信了。”

说罢,荀攸便将荀戟的来信交给了荀谌!

荀谌打开一看,是荀戟这段时间在大西北做的具体事情的详细介绍。他连看了两遍,然后折起信件,塞进自己的长袍中,说:“止戈这段时间做了不少事啊!目前他已经有了一万二千精锐骑兵,加上我们这里还有二千,完全可以趁大西北兵力空虚,打韩遂一个冷不防。拿下三郡基本没有什么问题。”

荀攸点点头,说:“以前只是听族长您说止戈族叔有能力。攸怎么也没有想到止戈族叔的能力如斯啊!在短短的几个月中,不仅拉起来一支一万多人的精锐骑兵部曲,还有能力在一瞬间瓦解韩遂的部曲。这要是再拿不下来大西北,天理不容啊!”

荀谌的思绪已经飞到了三辅之地。止戈的所有计划都在完美的执行着,唯有合法化这一点需要自己去完善。他说:“明天,你带着队伍走汉中、武都去跟米擒呼、贾穆联系上,然后配合止戈达成大西北的目标。我去三辅,在一个月之后,赶过去跟你们汇合。”

“瑾听族长的吩咐!”荀攸连忙致礼、回答。

当晚,于禁出面招待了大家。酒至半酣之时,荀谌举起酒觞,对大家说:“吾弟止戈已经在大西北拉起了一万三千多人的精锐骑兵。明天,我们这一校骑兵也将去大西北跟主力部队汇合。现在,我宣布:荀家军尖刀营恢复成立;于禁担任尖刀营校尉,荀攸、蒯越为军师;宋轩为司马;甲、乙、丙三曲骑兵归属于甲部,牙将为甘宁、司马史涣;丁曲、戊曲骑兵归属于乙部,牙将为魏震、司马黄盖。辎重部牙将为蔡瑁;司马为荀贵。斥候屯统领为李穗,司马为徐翔。黄忠将军和小将文聘随我去三辅。蔡瑁牙将、徐翔司马也需要暂时随我去三辅,乙部、辎重部暂时留守在乌堡里,等候下一步的命令。一个月之后,我们再在大西北汇合。”

“末将尊令!”大厅里的众将齐声叫道。

宋轩的武功虽然不如其他史涣、黄盖,但他是最早跟随荀戟的部将,跟于禁配合没问题,最重要的是,他对训练士卒很有一套,并且,熟悉军中后勤和风纪管理。

就这样,颍川一曲骑兵被整编为丁曲,新野一曲骑兵被整编为戊曲。各个将领走马上任。

次日早晨于禁升帐点将、点兵。随即率部出发了。

紧接着,荀谌带着黄忠、蔡瑁、文聘以及各自的亲随,徐翔带着五十名斥候一起骑着马朝着三辅赶了过去。

这次统领西北大军跟叛逆韩遂对峙的是当朝太尉张温。是蔡瑁嫡亲的姑父。不过,在经过权衡之后,荀谌觉得太尉张温迟早要离开大西北的。而今后真正的西北王是董卓,因而,荀谌第一时间并没有去找张温,而是找董卓。

韩遂十几万叛军当时已经攻占了陈仓(今宝鸡市),而官军数量不及十万,并且,骑兵奇缺。无法跟叛军实施野战。因而,只能守城。

而叛军的骑兵占据大部分,但是叛军善野战、不善攻城。就这样,两支大军在三辅一带对峙了整整一年。双方都无法打破这种平衡。

但是灵帝一再催促,数次将张温叫到雒阳叱训。因而,张温、董卓的压力极大。他俩都知道,如果不能尽快地平叛。其结果可想而知,免职是轻的,重则有杀头之罪。

荀谌按照荀戟信中的布置,首先找到了董卓的军师李儒!

荀谌送上一大笔金银珠宝给李儒。

李儒在密室里接待了荀谌。

两人在寒暄之后,荀谌说:“吾弟止戈在武威和金城聚集了大量的兵力,这次希望拜投在董破虏门下,协助董破虏击溃韩贼大军。”

荀谌没有具体说有多少兵力。因为说多了,怕董卓忌惮;说少了怕引不起董卓的重视。索性说含糊一点。

当时因为韩遂封锁了进入大西北的主要通道。荀戟在大西北羌人那里的动作也很隐秘,因而,这些消息都还没有传到三辅这边来。

李儒在听到荀谌介绍之后,立即感觉到这是一个重大的战机!如果在武威、金城有一支精锐部曲,在韩遂注意力都集中在三辅之时,突然起事,那么就有可能占领武威、金城两郡。这样就等于是切断了韩遂叛军的粮道。那么,十几万韩遂叛军的覆灭就在眼前。

不过李儒虽然年龄比荀谌大一两岁,但养气的功夫却一点也不差。他内心里虽然激动,但表面上却不动声色;他在等待荀谌继续往下说。在互相谈判的过程中,谁先开出条件,谁将处于劣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