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滴血电视剧 > 第173章 战略规划(第1页)

第173章 战略规划(第1页)

战略规划

从狄道撤到榆中之后,荀戟就开始考虑下一步战略问题了。那时已经是中平三年(186年)初。离汉帝刘宏驾崩还有三年多的时间。自己怎么能利用这段时间提前布局,然后在董卓之乱中迅速崛起呢?

要想在汉末崛起,无非是人才和钱粮两个方面。人才,在大西北,武将的人才基本上被荀戟一网打尽。目前还有点兴趣的就是韩遂的大将梁兴;其他的都是董卓的人。还剩一个在西平郡的麹()义。

历史上麹义就是在中平三年被皇莆嵩招募,然后带到河北的。不过,因为荀戟的出现,大破韩遂叛军,造成皇莆嵩没有机会再出山来大西北清剿韩遂叛军。因而,麹义目前还应该在西平县(今青海西宁市)。

麹义练兵是一把好手,历史上在界桥之战中以一千八百兵力大破公孙瓒四万精锐主力。从而让公孙瓒走向了没落。不过,麹义也有个毛病,就是喜欢居功自傲。最后导致新主子袁绍的不满,将其斩杀。

到底要不要去招募麹义?荀戟思考了一阵。如果自己不招募麹义,而皇莆嵩也不可能来招募他。他会不会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应该不会!麹义家本是河北豪族。因避难才千里迁徙来到西平的。是个不甘寂寞的家族。在随后的一百年中,麴家前后出现多位反叛的叛将。

也就是说,荀戟如果不招募麹义,麹义完全有可能寻机反叛。这是荀戟不能容忍的。在荀戟看来,武威郡、金城郡将来就是自己的大后方,或者是补充兵员、战马的基地。决不能让别人扰乱而分散自己的兵力、精力。

想到这里,荀戟决定找机会去招募麹义。

对于文士,荀戟还是摇了摇头。毕竟他的根基在颍川,而大西北的文士人才哪里能跟颍川相提并论!不要说颍川荀氏家族出了那么多名人。不知道颍川还有多少有才能的文士湮灭了历史的长河中。

并且,荀戟的娘舅家还是颍川钟家。虽然他母亲不是钟家嫡支,但是只要自己崛起,那么,舅舅就会成为至少是一房的嫡支家主。钟家最大的文士钟繇目前还称病在家,没有出仕。

荀戟这次安排荀攸回颍川,其中最重要的使命之一便是动员一批文士来大西北协助荀谌、贾诩。毕竟,荀谌、贾诩是荀戟的谋主,是需要在身边出谋划策的。暂时出任郡守只是过度而已。

钱粮这一块,目前自己有两个郡为基础,还有略阳半个郡。不过,这几个郡都是苦寒之地,人数较少,经济也不发达。不能指望靠这两个郡来支撑自己未来的梦想。因而,必须开拓财源。

在颍川,徐导已经在大批量地生产荀氏白酒。目前产销两旺!现金是滚滚而来。不过,荀戟知道也不能仅仅靠这个白酒来维持将来庞大的军费开支。还必须开拓新的财源。

荀戟同时还考虑到一个问题,就是情报系统!将来要成大事,必须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情报系统。特别是要在那些在未来成为焦点的大城市建立起自己的情报站。好在自己知道将来大汉朝的走势。哪些地方将来会是各个诸侯的都城。

怎么建立情报站呢?

荀戟想到了两个方面。第一,荀氏白酒的销售点。每个销售点就相当于一个情报站。第二,情报要传递,就需要驿站。而这个驿站不是官方的驿站,官方的驿站是不可能为你提供迅捷、到位的服务的。并且,有可能拦截你的情报系统。而这个驿站既是传递各个情报站的情报的工具,同时也是情报收集点。

不过,荀戟又想到仅仅靠白酒销售点作为情报站还是单一了点。特别是白酒销售点接触面比较狭窄,不利于情报的收集。

在来到东汉之后,荀戟对吃的很不习惯。不过,他过去是特种部队的精英,还需要经常去野外训练生存技能。因而,一开始并没有什么抵触。

后来,随着在西北生活开始安定之后,荀戟发现这里是以牛羊肉为主餐。但大都是煮着吃、烤着吃,里面放点盐即可。这让荀戟大感暴殄(tian)天物。这可都是一点污染也没有的纯天然牛羊肉啊!

荀戟马上很自然地便想到了天朝的那个品牌—小肥羊。

有一天,荀戟突发奇想,请工匠做了一个铜火锅。随后将收集起来的西域花椒和大蒜碾碎做调料。让厨师切了十几斤刚宰杀的牛羊肉。然后请荀谌、典韦、兀况恩、史涣、北宫安、马腾、裴元绍、张绣来喝酒。

各位来到餐厅一看,这里只有一张用八张案几临时拼起来的大桌子。四周放着坐垫。桌子上放着碗筷。当然每个席位上还有一瓿(bu)荀氏白酒。

荀谌笑眯眯地看着,他虽然没有看懂什么,不过,他没有说话。因为他知道自己这个族弟经常突发奇想。做出什么以外,他都不感到奇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