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滴血的军刀 > 第189章 上第一课(第1页)

第189章 上第一课(第1页)

上第一课

这两天事情发展的比较顺利。

顾雍在榆中、武威、西平已经待了几个月了,他对荀戟逐渐开始崇拜了。在荀彧从个人发展的战略、战术上对顾雍进行分析之后,他犹犹豫豫地答应留了下来。随后,他给家里写了一封信,让荀彧带到江东。他就跟董袭去平襄县赴任了。

临走前,荀戟从张济部曲里挑选了五十名精锐骑兵给顾雍做亲随。

荀彧也已经在准备回颍川。荀戟给他在颍川的亲兵中挑选了二十名亲随。让韩当暂领荀彧的亲随队长。

三天后,荀彧带着二百名匠人和家属,以及一百名原颍川家族亲兵,带着五十辆四轮马车赶赴颍川。建立颍川基地!

同时,在史涣的配合下,麹义已经在步军营挑选了一千二百名精壮步卒。按照麹义的计划,要在训练中淘汰二百名。如果这计划淘汰的二百名士卒也合格了,就留下来作为战损候补。

荀戟这两天的主要工作是思考如何训练那一百三十名寒门士子。这里面有两个大难题;第一,在那些士子的眼里,军队里充斥的都是武夫,是蛮汉。那些士子是不愿意跟武夫、蛮汉做同僚的。尽管他们是寒门士子,但那也是士子啊!第二,培训教导员的中心思想很难达到自己心目中的内容。毕竟那时还是大汉朝,还是封建思想作为国策的。自己后世那一套一切“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根本不可能在这群人中推行;否则,就有造反的嫌疑。必须有所变通。如果变通得多了,就失去了设立教导员的意义。最后为汉帝刘宏张目,那可不是荀戟所愿意看到的。

经过两天思考,荀戟在早晨将那一百三十名士子带到郡衙后面的一个小操场内。操场上摆满了小马扎。

荀戟坐在中间。他的十五个徒弟,还有江哲、张绣两屯什长以上的将领,一共四十多人,其中包括胡车儿、马超等亲随。这些人坐在荀戟的身后。

在荀戟的前面,呈环形坐着那些士子。

荀戟开口说:“我是大汉朝镇羌中郎将,但从现在开始我是你们的师父。我要教授你们今后所从事工作的内容。”

荀戟这个开场白很关键,因为他是想培养自己的势力;不是为朝廷培养爪牙。再说,他首先明确自己是他们的师父,就意图将这些士子纳入了自己的门下。不仅仅是像后世黄埔军校的蒋校长一般,而是确立“父”子关系。在这个时代,师父可不是后世的师傅。如果反叛师父,那是欺师灭祖的大罪!是任何一个想有所发展的正常人所不能接受的。

荀戟看到这些士子没有任何抵触情绪,便继续说:“我今天不是来向你们传授课程的,而是来陪大家谈谈心。大家有什么疑问可以在这里直接向我提出来。我会尽量当场答复。同时,我也要向大家宣布给你们安排的工作内容。”

这时,场上的一百多人鸦雀无声!毕竟,大家千里跋涉来到苦寒的大西北就是想寻得一场功名。可是来了几天了,除了在驿馆里待着吃喝,大家还没有得到任何讯息。不知道自己下一步去干什么?这让大家很茫然。

荀戟从那些士子的眼中看到了渴望。他说:“我给你们安排的工作可能是大家很难想到的。是从军!在军中担任教导员一职!具体这个教导员是干什么的,我随后会慢慢向大家介绍。不过,我可以告诉大家一点,一旦你们通过了这次训练,你们的俸禄最少的是秩比三百担,一些优秀的士子可能会秩比六百担、或者秩三百担。当然,没有通过训练的士子还可以去县衙担任吏员。”

“从军???”这是一百三十多名士子都没有想到的结果。

下面的士子开始交头接耳。场面开始有点混乱。

荀戟举起双手朝大家压了压,然后笑呵呵地说:“我今天是来跟大家谈心的。你们有问题可以举手,然后直接向我提。我在这里统一回答。”

这时,有三名士卒举手。

荀戟立刻记下了这三名士子的相貌。他微笑着指着一名士子说:“你站起来提问。”

那名士子多少有点紧张,但满面通红地站了起来。他朝荀戟致礼后,说:“吴堪想求教师父!”

这个吴堪首先确认自己是师父了,这就是荀戟第一步想要的!

荀戟笑呵呵地说:“今日事先跟大家说明了,我是想跟大家聊天。大家不要拘束。有什么问题都可以举手向我提出来。”

吴堪咳嗽了一下,说:“师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在大西北做了这么大的事,令我们颍川士子扬眉吐气。同时也让我们大家将师父作为奋斗的榜样。我们来投奔师父,其一是想跟师父学习;其二也是想跟师父后面奔一个前程。可是,师父让我们跟那些武夫为伍,让我们一时难以接受。并且,会动摇我们紧跟师父的决心!”

荀戟笑着说:“吴堪这个问题提的好啊!很可能大家都会有这个想法。”

荀戟首先明确吴堪的举动,以便让大家能减少顾虑、踊跃提问。他继续说:“我们这个社会目前有着各种各样的分工。士农工商兵;我们士子作为社会的管理阶层;确实是非常重要。但其他分工也很重要。比如,如果没有农民,我们士子就没有饭吃;没有工业,我们就没有衣服穿,只能穿树叶和兽皮;没有商业,我们颍川就没有盐铁;我们吃盐怎么办?我们的农具靠什么打造?同样,没有那些武夫、士卒,要是匈奴人、鲜卑人杀到颍川来怎么办?我们都会被匈奴人、鲜卑人奴役或者杀死。因而,社会需要各行各业。我们也都需要农工商兵。没有那些蛮汉士卒,也许我们根本就活不下来。这次黄巾之乱,大家应该深有体会!”

颍川是黄巾之乱的重灾区,到现在,整个颍川也没有恢复元气。荀戟的这最后一句话让这些士子体会深刻!

但是要想仅仅凭这一句话就改编这些士子长期形成的、根深固蒂的观念显然是不可能的。并且,荀戟还不能说“人没有贵贱之分”。那样会触怒绝大多数士家大族,甚至连这些士子也会对荀戟产生反感。

荀戟刚才说了武夫存在的意义!他继续说:“这些武夫虽然没有十年寒窗苦,虽然不识字,但是他们对我们有着重大的意义!就是保卫我们优渥的生活!大家想想,在黄巾之乱中谁受的损失最大?还是我们士家大族!很多士家大族、豪强大家积蓄了几百年家财被洗劫一空。在座的其中很可能就有这种遭遇。”

这时,士子中一下子有十几个人举起了手。

荀戟看到一个比较文弱的士子将手举得很高,便朝他指了指,说:“你说吧!”

那士子站起来,首先朝荀戟致礼,然后说:“师父,我叫林文字古轩。我家就是被黄巾贼洗劫一空。父母兄弟姐妹都被杀害或者裹挟后被杀。我因为在颍阴上学才得以幸免。可是,师父,那些洗劫我家、杀害我父母的也是那些蛮汉啊!”

荀戟点点头,说:“我家跟你家一样,几百年的积蓄一下子就被黄巾贼洗劫了。我也被黄巾贼裹挟,最后幸运地逃脱了出来。事后,我也在思考:为何这些人会丧心病狂地杀人?为何会去洗劫士家大族和豪强大户?很多问题涉及到朝廷,我们还不能在这里谈论。但是,我们要思考的是,那些蛮汉自己饥饿难熬,为了活下去易子而食,怎么会来保护我们呢?导致他们易子而食的原因,我在这里就不说了。可是,我们对他们怎么样?是不是视之为草芥?是不是一直在歧视他们?是不是将他们当做猪狗一般?我们再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有人将我们当做猪狗、草芥一般,我们会去舍命保卫他们吗?我自己肯定是不会去干的!我想在这里大多数人也都不会去做的。你说是吗?”

这一番话在下面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在这之前,这些士子几乎没有站在那些武夫、蛮汉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他们认为那些蛮汉为士家大族拼杀是理所应当的。他们饿死了、被打杀了,也是命贱而已。就算是荀戟说到这个份上了,有的士子还是坚持原来的观点,认为士族就应该是社会的顶层,就应该驾驭这些武夫、蛮汉。但更多的士子在思考着,是不是应该更尊重一下武夫?毕竟是这些武夫在维持着社会的安定。

荀戟看到没有人举手,便指着身后的几十人继续说:“他们都是我手下部曲的精英。有很多也是士家大族的子弟。也有一些豪强家族的嫡子。他们为什么愿意从军?现在,我回答吴堪第二个的问题,因为从军也能光耀门庭,也能奔一个前程!我让你们从军,不是让你们从士卒做起那样就是暴殄天物。而是让你们发挥自己的特长,让你们从屯教导员做起。享受秩比三百担的俸禄。以后,根据需要也可以转为地方文官。同级别的就是县尉、主簿、县丞。可是你们想过没有,有多少士子一辈子能做到这些位置的?你们只要好好努力训练,可以说是一步登天!同样,你们还可以晋升。可以担任曲教导员、部教导员、营教导员。分别享受秩比六百担、一千担、两千担的俸禄。你们说这是不是一个好的前程?”

荀戟的这一番话在士子中震动更大!只要努力通过这次训练,起步就是县丞级别的军官!这些士子年龄最大的也只是三十岁出头,最小的只有十八、九岁。这个吸引力太大了!他们千里迢迢来投奔荀戟不就是想要有个前程吗?如果在二十岁出头能当上县丞、主簿,那就已经是光宗耀祖了。他们可不是那些世家豪门子弟可以享受封荫的。

这时,大家想的不是跟武夫为伍的事了,而是他们在部曲里具体干什么?在沉寂了一阵之后,又有十几个士子举起了手。

荀戟又指着一个瘦弱的士卒,说:“你说吧!”

那士子站了起来,说:“师父,我叫郭冕郭东刚。我请教师父,在我们通过这次训练之后,你给我们那么高的待遇;可是我们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在部曲里能干什么呢?我们能起到什么作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