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庭有武陵色微雨山茶 > 第59章(第2页)

第59章(第2页)

“其实他从被下蛊那一日开始,死期就已经注定了。但他还是愿意在最后的时日里回到你身边,陪你走完一段不长不短的路。”苏云澈神色悲悯给顾煜续上酒,“他活得极痛,早些去了也是好事。”

顾煜接过酒樽一口闷尽,竟然凄极狂笑。

“你他妈的……还让我下江南……哈哈……”顾煜一手遮住半张脸,丝缕碎发混入指掌间,“我连他最后一面都没见。”

“即使我劝你不成,恐怕圣上也会亲自来劝的。”苏云澈无法直视顾煜的眼,低头看向酒樽上的精致纹路,指尖不停在上摩挲,仿佛要将兽云都磨平,“国事如天,将何以辞。”

晃晃悠悠走在回府的路上,顾煜醉看红砖地上的月光,迷惑遐思老天真是混账,还要给这地方的伤口上撒盐。

风云幻变,更催雨来。

豆大的雨珠子打在脸上,顾煜也不躲避,傻子似的任凭雨浇。

暴雨俄而倾盆,冷风愈猛吹啸。顾煜的黑发墨袍被尽数淋湿,粘腻地贴在身上,让他许多天来首次感到无比畅快。

心中痛到麻木,他什么都感受不到,只懂得一味往前走。

他孤零零在这世上,孤零零看了雨一场。

十年

顾煜是在一个平常的傍晚离开上京的。

这段旅途的终点是武陵山。

有人问起他为何执意要走,他平静地说:“怕我妻孤单。”

上京是他的荣耀之地,也是悲戚之地。他生于这里,长于这里,经历过家门事变、荣宠封侯,也经历过得子之喜,丧妻之痛。

他颤抖着手将顾府的大门锁上,连带着锁起了属于过往的无数旧梦。

斜阳颓落,悲风呜咽。他抱着幼小的孩子,背着行李细软,走向武陵山老农顺路的牛车,只留下一个孤寂落寞的背影。

他在沿途写下《忆萧郎》:

忆萧郎,为赴君坟,此去千山越。

千山难越,复念枯柳桥头别。

桥头泪别,从今任随西楼月。

西楼皓月,伤心如是,隆冬残雪。

萧灼华的死,成为顾煜一生作品风格的转折点。这位向来豪放独绝的才子,余生所作的辞句皆以哀婉成名。

本书的最后,让我们重新回到开篇的《灼华语》吧。

那是一个温暖明丽的春日,顾煜已经习惯了归隐后成为桃农的生活。莺语啼啭,惊雀震飞,正在庭院中藤椅打盹的他被迷迷糊糊吵醒,睁眼看到顾沅芷在当年移栽过来的桃树下蹦跳着嬉戏,一双亮晶晶的桃花眼倒映柔光,举手投足都像极了他爹爹的模样。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这是他给小桃子取的名字。

许是今年天热的缘故,庭中武陵色开得格外绚烂。

于是顾煜铺纸落墨,本想写篇文章赞颂花开妖娆,思绪不知不觉向过往跳转,恍神间萧灼华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

他想起了很多东西。想起小时候华哥哥领他去街上买糖,想起长大后萧灼华为他在夕阳的昏黄中做羹汤,想起算命人的那句苦命鸳鸯。

雪泥无情,忍销今朝故人骨。孤鸿有心,难寄当年西窗烛。

含泪作完此篇,他抬头看芳菲胜火如烟,忽觉这些年来,桃花开了又谢,这已经是萧灼华离开他的第十个春天。

预告

“正史有载,顾煜乃三代将门之后,性刚正,德谦卑。年方十六,觅得将职,北狄敬畏其神武。为将戎马盖世,封北定侯高位。作辞清丽一绝,有《灼华语》传世。年二十三解印,隐世闲居。精于植桃,善于农务。可谓惊世奇才,万事皆通习。年七十三,卒于武陵山。圣上亲临凭吊,追赠威国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