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可怜无数山前一句是什么 > 第 3 章(第2页)

第 3 章(第2页)

顾祈不太习惯身体接触,但也看得出来,他不反感这群小孩。

茼安看着这情形,这几个小孩子已经和几个大男孩成了好朋友,已经有自己的一套相处模式了。

另一个叫圆圆的小姑娘说:“小周阿姨说她跟我们妈妈的年纪差不多大,可以叫阿姨。”

“叫什么都可以,随你们喜欢。”茼安也站起身走向他们,对饶砚说,“看来你们已经和虎子他们很熟了,都开始称兄道弟了。”

“那当然,我可是孩子王。他们都可喜欢我了。”饶砚摸着虎子的脑袋使劲揉着,“是不是,虎子。”

虎子想努力挣脱他的“魔爪”,但是失败了,只能任其蹂躏,点头称是。

“混得不错嘛砚哥。”茼安少见的开起了玩笑。

李浩和漫漫跟着李教授,拍了很多照片和视频。茼安看了之后,建议加几张俯视图,直观展示无人机的工作状态。

“对了,不止李教授,几位同学的照片和视频也可以多拍一些,他们是个团队。”李浩点头同意。

“已经拍了。”

李浩做事,茼安放心。

很快到了下午,今天的测试差不多结束了,茼安惦记着又冒出来的关于“留守儿童”的选题,提出想去村子里走走看看。正好孩子们也要回家了,顺便可以送他们回去。

饶砚说跟着一块去,美其名曰自己是虎子的大哥,要多照顾他,但茼安知道他是好心给自己带路。

红岩村里的村民都是苗族,少数民族村落依山傍水而建,远山如黛,近水含烟。建筑也是独具特色,以木质结构为主,暗红色的墙,烟灰色的瓦,在远山近水的映衬下,整个村子像一幅流动的山水画。

红岩村的房屋都集中在半山腰,家家呼应,户户相亲。连绵成片的梯田,错落有致的分布在村子周围。虽不如其他地区的梯田那么宽广震撼,但对长期待在城市里的他们来说,这里已经足够美了。

一群孩子在前面带路,茼安和饶砚跟在后面,李浩和漫漫则一路拍照,他俩在城市里长大,很少到乡村,更别说少数民族的村落了,见到什么都觉得好奇,虎子跟在他们旁边介绍家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

饶砚本以为茼安只是想趁着工作间隙看看风景,路上聊了几句之后才知道了她那个关于“留守儿童”的选题。

饶砚经过这几天跟孩子们的相处,对几个孩子有了简单的了解,他本人虽然看起来大大咧咧,但其实心思还是很细腻的,对于茼安想做的选题,他有一些顾虑。

见几个孩子离他俩有些距离,他小声的对茼安说:“茼安姐,我明白你想做这个选题的初心。这几天,他们总会来找我们,问我们好多问题,天上地下什么都感兴趣,看得出来他们现在过得挺无忧无虑的。可能在我们看来,他们的生活有些贫苦,但住在这样一个“桃花源”里,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饶砚怕茼安生气,说到一半还去看茼安的脸色,见她只是在认真听,便继续说到:“其实很多事情,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据我了解,这里大多数孩子的父母,都出去工作了。他们都没有父母陪在身边,村里的长辈也不会特意去说这些。虽然他们确实也会想父母,但也并没有觉得父母不在家是很大的事,因为大家都是这样的。如果因为采访,打破了这个平衡,孩子们心里就会不自觉放大爸妈不在身边的难受,他们就很难再这样开心了。”

“我明白你的意思。这些其实我也想过,现在很多媒体确实会放大他们的情绪,外界总觉得这里是闭塞的,困苦的。但我想表达的是,他们生活在一个如诗般美好的村子里,他们与世界交流的方式其实更加直接,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我们作为局外人不要轻易打扰他们的幸福。”

“乡村振兴是个缓慢的过程,短时间内没办法彻底改变现状,何不让他们多些快乐呢。”茼安继续说到,“这事我会再考虑一下,也谢谢你的提醒,没想到在你这个年纪,还能考虑这么多,不像周宇安,上学的时候尽想着打游戏了。”

虎子从后面跑过来,指着前面不远处说:“砚哥,小周阿姨,前面就是我家了,这会儿婆婆可能不在家,但婆婆一般都不会锁门的,你们来我家坐吧。”

栗州这边也管奶奶叫婆婆,这倒是跟茼安家乡的叫法一样。

茼安顺着虎子指的方向看去,是一座简单的红墙灰瓦的小楼:“好啊!”

虎子正准备走到两人前面带路,饶砚一把拉着虎子衣服扯回来:“哎,你小子,都说了让你叫姐姐怎么不听呢。你叫我哥,叫她阿姨,算怎么回事儿啊?再说了,看见年轻女孩子都要叫姐姐,知道了吗?”

虎子求饶:“知道了知道了。”说着话跑走了。

茼安倒是觉得无所谓,只是个称呼而已,况且她在高中的时候就有小朋友叫她阿姨了,早就习惯了。

饶砚小声嘀咕:“我有所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