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可怜无数山前一句是什么 > 第 22 章(第2页)

第 22 章(第2页)

江陵航空航天大学今年有三支队伍参赛,茼安选择这个小组,一是因为这个大学每年都有队伍获奖,有很好的基础;二是因为这支队伍研究的方向是森林防护无人机,茼安非常感兴趣。

其中一位队员赵小豪是饶砚给的名单里被重点标注的一位,听说李教授都对他很称赞。

上午的比赛即将结束,“森林卫士”小组的演示已经完成,茼安在赛场外等候。

此时三个小伙子向他们走来,互相确认身份后,茼安带着“森林卫士”小组前往赛场外安静点的地方。

三个小伙子都是典型的理工男打扮,衬衫、眼镜、双肩包,符合大家对理工男的一贯印象。

他们两人走在前面,一人跟在后面,茼安了解到单独行动的那个就是赵小豪。他似乎不爱说话,高高瘦瘦的。很多这个年纪的男孩背包为了耍酷都只背一侧背带,他倒是好好地都背在肩上,衬衫也一丝不苟地扎进裤子里,被风一吹,上半身更显得空荡荡的。

做过简单的自我介绍,采访进入正题。

茼安提出最感兴趣的问题:“三位同学怎么想到研究森林防护无人机呢,这款无人机跟其他类型的无人机有什么区别或优势吗?”

坐在中间的同学许英杰有点不屑地说:“我们其实是想做智能无人机,是现在比较热门的方向,也报了选题给导师,但老师选了这个课题。”

这话的言下之意不用说也明白,从刚刚走出来的站队也能看出,右边这两位跟赵小豪意见不合,只是临时凑在一起的组合。

茼安也不戳穿,转而去问赵小豪。赵小豪虽然不善于交际,但一聊到专业领域,也能侃侃而谈。

“我选择这个课题,起因是因为去年蔚县的一场森林大火,当时正是8月,本就酷暑难耐,县城周边的森林却着火了,附近的森林消防和老百姓都自发地去救火,奋战了好多天才扑灭大火。但牺牲的消防员却永远都回不来了,山里那些植被、动物也回不来了。”

赵小豪声音冷静,听起来没什么情感波动,却在茼安心里激起骇浪。

蔚县归属于栗州,山势陡峭、高原缺氧、植被茂密、水源紧缺,给消防救援人员的扑救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茼安事先查资料时,也了解到那次扑救火灾过程中,无人机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茼安听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听说那次牺牲了5个消防员,都还很年轻。”

“是。”赵小豪从情绪中出来,继续回答:“我们这次设计的无人机,主要是有三个创新点:一是采用了更轻更耐热的材料;而是通过增加了续航;三就是提高了巡查的精度。通过这些技术的提高,这款无人机既可以用于平时巡查,也可以在火灾发生后侦查现场情况。预防大于补救。”

茼安陆续问了很多专业性问题,几乎都是赵小豪回答的。这样看来,这次比赛应该是赵小豪主攻技术方面的问题。

人才类的采访,大多都会回归到受访人的初心,成功的人往往是因为一个强大的初心和最初的梦想支撑他们到最后。

茼安抛出最后一个问题:“你们是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呢?”

许英杰的回答倒是很实在,说是家长安排的。右边的郑贤亮表示这个专业相对好就业。

赵小豪若有所思,回答到:“我从小在山里长大,条件非常有限。后来在电视上看到了飞机,那时候就觉得飞机真厉害啊,可以直接飞到云层上面。坐在在飞机上,平常难以逾越的山都变得渺小了。”

这个回答引起了他两位同伴的嗤笑。赵小豪也不在意,只自顾自地说着自己的故事。

茼安想缓解这个尴尬的氛围:“我小时候也没见过飞机,还以为飞机长得就跟纸飞机一样,人们都坐在纸飞机的翅膀上。”

赵小豪也一愣,因为他也有过类似的想象。顿时觉得跟眼前这位记者亲切了很多。

采访结束,其他两位同学应该是有别的安排,急匆匆就走了。赵小豪没跟他们一起,茼安对他的经历蛮感兴趣,便跟他随意聊聊。

知道他和两位队员不是很熟悉,这边结束应该就直接回酒店了。茼安背着帆布包,对他说:“我听一个朋友说你专业能力很不错,有打算考研吗?”

“要考的。”赵小豪很喜欢面前这位记者。

他从老家到江陵这个大城市,明里暗里受到太多人的冷眼和鄙夷。只有她,对自己没有任何的偏见,甚至细心地注意到自己才是小组的核心,很多问题都是直接问自己的,这让他觉得自己的努力被人看见了。自己对采访不熟悉,她也多次安抚鼓励。

此刻面对她的关心,赵小豪的语气也柔和了很多:“准备考江州大学。”

“嗯。”这孩子果然目标明确,“江州大学这个专业确实很不错。加油。”

“谢谢您。去年老师也鼓励我考研。”

“你现在才大二,完全来得及。”茼安听他的口音有些熟悉:“小赵,你是栗州的人吗,听口音有些像。”

“是的,周老师您也是栗州人?”

听他用尊称,茼安受之有愧,但好像也没有更合适的称呼了,也不纠结于此:“我不是栗州的,之前采访的时候去过栗州,白银镇那边,不知道你听说没有。”

“我知道,白银现在旅游弄得不错,我家就在隔壁镇上,在山上的村子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