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穿成大秦长公主 > 第 119 章(第1页)

第 119 章(第1页)

秦王政二十年,正月下旬,由于各处秦吏尚未就位,李信与桓猗便主动率领大军驻留楚地镇守,由王翦率五万人押着楚王与令尹昭让回到咸阳,当然,上回攻秦而逃的景初及其族人,也在这趟秦军俘虏之列。

唯有屈氏一族,在族长屈附的早早谋划下,趁着当日秦楚两军交战混乱之时,已带着一万封地士卒,逃往楚国南边的百越之地。

山高路远的百越诸地,比起楚国而言,对中原列国更是无比神秘的存在。

而神秘,往往意味着暗藏未知的危险。

值此全军大胜之际,行事稳妥的王翦,自然不会为区区一个屈氏和一万楚军,要带秦军南下冒险穷追不舍。

他知晓,自家王上满怀雄心壮志,秦国来日,定是要吞并百越之地的,但时机绝不是现在。

再者,离开了楚国政权庇护的屈氏,去了旁人的地盘上,亦未必能再兴起风浪来。

嬴政听闻王翦请罪禀告此事后,非但没怪罪他,还当众称赞道,

“百越之地山脉众多,河道密布,非但地形比楚国复杂数倍,更有世人闻之色变的瘴气毒虫,我秦军若贸然追击屈氏而去,纵是未中对方引蛇出洞之埋伏,亦恐要遭受损兵折将之逆局老将军行事果然稳妥!”

跪于殿中的楚王与昭景二族之人,不由暗暗将屈氏骂得狗血淋头,同是王族后裔,屈氏逃命却不带上他们?真乃冷血无情之辈!

他们边砰砰磕头,边哭嚎着恳求秦王饶他们先前攻秦之罪,尤其是楚王,磕得最响哭得最洪亮——

秦灭五国后,宗室大臣们尚能保全安定,留在列国故地的豪强们,甚至并未被剥夺土地与财富可五国君王就不同了!

眼下,除了齐王还被软禁在咸阳,旁的君王皆已在各种意外中离世。

楚王是真的担忧,自己哪一日也会突然遇到“意外”啊!

楚国宗室们,刚开始倒着实并不慌,不过是装腔作势假嚎几声罢了,有人还偷偷抬起头,瞄向殿上龙章凤姿的年轻秦王,盼着对方早些说出那句“寡人以仁义治天下,恕尔等无罪”

可他们等了半天,见先前神色淡淡打量他们的秦王,却转头看向殿中大臣们,问道,“不知诸位爱卿以为,寡人该如何处置楚国王族之人?”

李斯登时眸光一闪,立刻就听出了这句话的言外之意:王上不想饶了他们。

心念急转间,他还迅速揣测出王上此举隐藏的缘由:如今六国皆已覆灭,秦国终于可以腾出手来,收拾毫发无损的六国贵族了。

先前为稳定局势与人心,秦国并未对六国贵族宗室开刀,他们手中,仍握有大量远胜秦国宗室数倍的封地,李斯知道,这是王上绝不能容忍的。

再者,他当日所见的神画之中,在王上病逝后,各地纷纷拉拢乱军起事反秦的,皆是得了王上宽赦的六国贵族豪强,王上岂会再给他们坐大的机会?

以,李斯断定,废分封一事已不远矣!

他马上站出来提议道,“王上,依王老将军所言,楚王负刍擅自更改耕地田垄间距一事,导致去岁楚国官田粮食欠收九成,饥荒近在眼前!待我秦国接手楚地,朝廷还需拨粮救灾,此乃负刍之罪也”

自然,他心知肚明,此事绝非楚王一人之过。

列国之中,唯有楚国宗族势力最为强大,屈景昭三族如今更与君王分权而治,楚王此改耕昏计,若无三族附和绝不会顺利施行。

但这个中隐情,他必须让楚王自己说出来——而秦国,只需扮演受害者角色,进行最后的正义追责。

虽然他知晓,正是楚王这昏招,才给了苗不嚭以流言煽动楚人的机会,进而逼得项燕无奈率主力大军投降的。

实则,比起秦军持久攻伐导致的伤亡与粮草损失,王翦应诺以粮食从楚人手中换麦杆、引来攻楚进城加快,算下来,秦国倒还减少了几分损失——麦杆晒干,便是冬日上好的草料。

而他这话一出,楚王立刻抬起哭肿的泪眼委委屈屈看向嬴政,秦国欺人太甚,你们若不抢楚国城池土地,又何须为那些贱民耗费粮食?

可他不敢表现出半分怨气,只得急切辩解道,“外臣冤枉啊,还请秦王明鉴!此计并非外臣所愿,乃是令尹昭让再三劝外臣下诏施行的正因如此,我楚国去岁秋收之税赋,足足减产了九成之多呜呜呜,还请秦王为外臣做主啊”

说着,他便扭头恶狠狠瞪向昭让,当日自己若是知晓,改一两尺之庄稼间距为半尺,会让楚国粮食减产如此之多,是定不会同意这破主意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