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八十年阳寿换的公主命笔趣阁 > 第176章(第1页)

第176章(第1页)

掖庭女官应下:“喏。”蓝衣小郎登时瞪大双眼,不等他再张口,两宫人一左一右压着他叩首谢恩。

事情了却,太子便向诸位宗亲笑道:“剩下的,诸位姊妹莫要客气,只管选了去。事关我宗室血脉,必得尽善尽美,才好叫前头的百官放心。”

今天来的不只是宗室中的王爵,更多的是正当龄的王女。从前王女封正二品县主,近来皇帝也有改动的心思,是统一改成对应品级的公爵、侯爵,还是增加郡主、县主的封户,尚且未有定论。

但有一点是极明晰的,这回皇帝召集宗亲,全然是好事,没有半点儿不利的心思。即便是有,也只是打压一二宗室内偶有抬头的男人。

阿四目送宗亲们四散离开,问阿姊:“百官终归是人,一次性剥了这么多小郎来,会积怨吧?”

姬宴平哂笑:“或许吧。但他们又能做什么?负气辞官?自尽明志?陛下手中不会缺人用,少些事多的,也是好事情。”

朝堂之上,姬姓宗亲的力量太少,皇帝又不承认父家闵家,虽用内官牵制一二,但这不是长久之计。要不了多久,内官们也会各成其家,时间长了终究是官宦世家。

皇帝需要另一股力量入局,沉寂已久的宗亲正合适。之前不用,是宗亲中的男人心思太多,而今数十年过去,留下来的大都是拎得清的人。

阿四尚且不甚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绕,但“一报还一报”的道理她还是清楚的。于是乎,阿四指着一众宗亲的背影说:“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都是母亲生养的,既然得了人家的男儿,何不报偿男儿?”

“咦。”姬宴平难得露出点惊讶来。

姬赤华微笑:“小孩子的脑子就是好使,我们竟险些忘了这一茬。”

人心是很微妙的。圣人早八百年就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她们这样一场宴会,好似平白夺取了臣下的男儿,免不了一些官员心中积怨。但要是姬家的男儿也同样离开家门,这份怨恨和不甘仿佛就会抚平很多。

近一些的例子有蜀汉的诸葛武侯,当年蜀国为了积累战争所需要的财富,压在百姓身上的赋税绝对称不上“仁”。诸葛丞相虽为一国丞相,至死家中不过三百田地。这种宰相与我等平民一样苦的假象,给蜀国带来长久的和平和安定。

直到诸葛丞相死后,刘禅耽于享乐、修缮宫室,令百姓见到了人与人之间的落差,让一直贫困的百姓纷纷感念起诸葛丞相在世时的美好生活,自发祭奠。

阿四这一世的新脑瓜确实好用,学士们讲过的知识等闲不会忘记。她双手往身后一背,装模作样走起小方步:“哎呀,人都有母亲,母亲又有一半的概率会生男儿,这是人力所不能违抗的。女人肩上的担子重,愿意分给生育的时间就少,万一哪家只生了男儿,偏偏她家的独男又嫁出门去,再看别家骨肉俱全,这岂不是让做母亲的伤心?不如公平些,一并嫁出去。”

姬祈喟叹道:“是啊,我见旧家男弟远渡重洋和亲扶桑,心中何尝不感念?遥想郡王老来无子膝下空虚,我也为之可惜。怎么独独是他这般可怜?幸好陛下赐下恩典,过继宗女继承香火。”但失子的人多了,那可就不一样了。一个人倒霉是要愤恨的,一众人倒霉,相互诉苦,日子也就过下去了。

阿四点头附和:“今后这种家中无女的人家,除了过继亲族,也该另想法子,不能让人血脉断绝呀。”

姬宴平道:“这有何难?把家产都给男儿陪嫁出去,说不准就有好心的女人,愿意叫家中次子随父家母亲姓呢。”

众人皆笑。

笑罢,几人各自折了两支花,往千步廊走了一回,做做样子。最终这些花朵丢进了几个已插花的瓶中,她们看中的小郎,早就内定下来,自有女官安排。

一日过去,晚间阿四难得与阿姊们一起用晚膳,她把用两个小郎换太上皇给皇帝阿娘过生辰的打算说了,仰着脸等阿姊们夸赞。不料阿姊们不约而同地沉默一会儿,安静得阿四心生迷茫:“诶?怎么了?难道我做错什么了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