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寒门嫡女有空间稻花完结版 > 第 13 章(第2页)

第 13 章(第2页)

那么生活,扑面而来吧;那么命运,摔打我吧,锻造我吧,我有力量承受一切。南峰握紧拳头,觉得自己成大人了,觉得自己到广州是正确选择,觉得自己不会负了此生。

南峰知道自己是火车站货物装卸的临时工,是居无定所的,他没法给家里写信留地址,万一哪天又换了地方了呢?第一次写信时留了地址,他后来回忆,码头三个搬运公司的大门牌号码是一样的,邮局往往将寄到湖南帮公司和福建帮公司的信,送到广东帮公司去了。这一下信就如泥牛入海。反正,他没有收到过家里的信。

他没给家里写信,不是不想家里的人,而是非常想。想家里亲人的时候,他就会拿出全家福来看。他离开家的时候,什么也没带,只带了一张全家福。这张没有爷爷的全家福合影,是他在离家之前找哥哥要了底片,到镇上照相馆重新洗的。他一下洗了四张,自己一张,给在学校读书的弟弟西峰和妹妹北凤各一张,还有一张跟底片放在一起交给了哥哥。

看全家福合影,一个一个地看,看得眼泪模糊。他想母亲,想哥哥,想弟弟妹妹,想逝去的爷爷奶奶,想逝去的父亲。他知道自己离家到广州,一定让母亲和哥哥伤心了。但他又必须要离开,他要看看外面的世界,他要挣钱。他跟哥哥的想法是不一样的。哥哥是生产队长,哥哥像父亲一样承担着家里的责任,父亲不在了,哥哥是长兄,长兄为父。

而他,大学没考上,再复读,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考上,他不能面对第二次落榜的失望。他不想自己像他很多同学一样到队里出工挣工分,他不愿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他想他不是属于南塘的,不是属于云阳的,他必须走出去,像故乡的那条大河一样,奔涌向前,奔向大江大海。世界这么大,哪里又没有自己立足的地方呢!

他要挣钱回来给母亲和哥哥,给弟弟和妹妹。他挣了钱,母亲和哥哥就会轻松一些,弟弟妹妹就不会为学费和生活费而发愁,他们就可以安心读书。他听说学校的学费和生活费、住宿费已开始上涨了,比他读书的时候高出许多。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望月空长叹,愁思万万千。他常常在梦里回家,在梦里与母亲相拥,与哥哥相见,与弟弟妹妹相会。但他不能窝窝囊囊地回去,那样会让自己的亲人失望,让乡邻轻看。他要有模有样地回去,挣了钱回去,体面地回去。至少,他要等到西峰考上大学的时候回去,他相信西峰能考上。自从父亲被免去大队书记的职务,家的事一个接一个,父亲意外去世,奶奶去世,剩下的人苦苦度日,没有伸直过腰杆。他相信只要西峰考上了大学,就是朱家扬眉吐气的时候。

1980年春节之后,他给西峰和北凤各寄了500元钱。又隔了两个月,他又给他们各寄了100元。他特别注明,不要省着用钱,哥有钱。他要让自己的弟弟妹妹在所有的同学面前都不觉得寒酸。他本来早就要给他们寄钱的,但货场老板每月只给他发生活费,一年之后才将所欠的工资发到他的手里。

1980年一年,南峰都没有回南塘。南峰一直通过谢江海和他的堂叔关注家里那边的动向,关注西峰高考的情况。他失望的是,在这一年七月的高考中,西峰像他一样以两分之差落榜。两分,两分,这难道是我朱家的魔咒!他感到悲伤。只是西峰跟他不一样,主动要求复读。

一股痛苦的酸涩的情感像刀剑一样划过了南峰的胸口,他突然觉得空荡荡的,全身心寒热似的抖动。他是落榜生,他把希望寄托在弟弟西峰身上。西峰身上承载的可是全家人的希望啊!但他的愿望破灭了。他现在开始明白,这世界上不存在什么黄梁美梦,也不存在什么奇妙幻想,所有的美梦和幻想,最终都逃不出破灭的命运。这才是真实不虚的人间。弟弟要考上大学,唯有靠自己的努力。母亲和哥哥,所有的亲人都帮不了他,只能为他加油鼓劲。他知道,现在,母亲和哥哥的心情一定不会好,一定悲观失望。而自己这个寒酸样子,怎能回去呢?见到他这个模样,母亲和哥哥更会伤心。他唯一的做法是向老板申请,让他多加班,多流汗。他听江海堂叔说,堂叔在中秋节的时候回老家,江海家里人告诉他,东峰到谢家几次了,打听弟弟的情况。东峰当上了村长,是那个镇最年轻的村长。

对哥哥当上村长,南峰心里略有宽慰。但当个村长与家里出个大学生仍然存在很大的差别,虽然当上一村之长,毕竟还是吃农村粮的。

南峰拼命地干活,从不偷奸耍滑,有时还顶替同事去搬货物。老板看在眼里,越发喜欢这个勤快的年轻人。他不再拖欠他的工资。有一次,他碰到码头湖南帮公司的老板,就情不自禁地感谢他够朋友,给他推荐了一个好小伙子。湖南帮公司老板就对江海堂叔说,真不该把一个干活卖力的人让给了别人。

南峰干活多,赚的钱就多。火车站这家搬运公司只有百来人,分成五个班,南峰当了二班的班长,工资比普通装卸工多10元钱。在西峰开学后,他一次就给西峰寄去了600元,这是他几个月的工资。他要用他挣的钱,一直供到弟弟妹妹大学毕业。

夜是静的,“夜阑卧听风吹雨”,最能引起人的各种不同的情绪,或惆怅,或悲悯,或慷慨,或感怀,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最是情致抒发的难眠之夜。南峰的夜,总觉漫长。他常常头着到枕上,脑海里的思潮便涌将起来。他干脆起床听窗外的雨,或仰望天上的月亮,月亮或圆或缺,或明或暗。他想他的母亲和哥哥是否跟他一样,在看同一个月亮?他想他们一定想他。他还想,他的弟弟妹妹是在灯下做作业呢?或是恬然入梦了?可知外面落木萧萧,残叶飘零;可知檐沟滴水,霖铃有声。他在心里说:“西峰,一定要争气,一定要在明年考上大学。你考上了,朱家光荣了,我也就有脸回来了。我想家了,想你们了!”

窗前的秋虫,在冷霜如雨之下不停地悲鸣,那一种凄凉的秋声,让人觉得荡气回荡。

冬去春来,转眼到了1981年8月26日,南峰从广州坐绿皮火车到临水,然后搭公共汽车回南塘。一路上,南峰的心情是愉悦的,激动的。岁月迢遥,归来总未迟,三年了,他终于回来了!因为朱家的喜事,他终于回来了!

朱家的三儿子朱西峰收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一年,云阳中学就西峰一人考上了清华,校长亲自带人报喜,把录取通知书送到了朱家。

村支书陈二苟也买了鞭炮上门祝贺,一来朱东峰是村长,是他的工作搭档,他应该上门;二来朱家出人物了,谁知毕业之后会做什么大官呢,可不能得罪了。王眼镜登门就说:“西峰要不就不考上,要考就上清华,牛啊!”

也有人说是朱家的祖坟埋对了地方,冒青烟了。

只有陈满爹说,要是南峰像西峰一样复读一年,说不定也考上清华了,他也只差两分呀。

朱家终于时来运转,一扫往日阴霾,阳光照耀。母亲章素月喜极而泣,东峰的眼睛也是湿润润的,更让他们高兴的是,老二回来了,全家人又团聚了。

鸟飞归故乡,兔走归旧窟。南峰是在黄昏的时候回家的。游子一般都是黄昏的时候回家。那时,晚霞正在明净的天空里燃烧般通红,田地里传来耕牛回家的哞哞叫声,炊烟正的袅袅升起。披着彩霞的南峰进了院子。

西峰一见南峰,就扑上去紧紧拥抱他的二哥。他心里知道,二哥成绩不差,他怎么就考不上大学呢?二哥是为了他考上大学而出去挣钱的,这两年,他赚的钱都给了他和妹妹了。二哥和大哥一样,牺牲自己,成全弟弟妹妹。他的眼圈红红的,他说:“二哥,我想你了,全家人都想你了,你就回来了!我知道你会回来的。”

“你看,这是什么,是二哥给你买的行礼箱,临水没有,只有广州才有的洋货,给你上清华用的。”南峰推出身后的绿色行礼箱。

“我的呢?二哥。”北凤拥上来,调皮地说。

“你不要过两年才考大学吗?两年后买,买新的,到那时又出新货了。”南峰说。

“好!为了新箱包,我也要考到北京去。”北凤喜滋滋地说。她说的是淘气的话,开心的话,其实她早有一个目标,就是上北京大学。

朱家从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景,也多年没有这样欢乐的笑声了。母亲章素月在院子里追着一只鸡跑,要杀鸡。东峰说:“妈,今天是不是晚了点,明天再杀□□。”

“不。老二回来了,一家人齐了。”母亲追着鸡,一边喘着气,一边说。

这是一个不平静的夜晚,月亮出来了,又隐到云层里去了。夜十二点了,子时了,朱家的灯还亮着,还有说话声和笑声从屋里传出来。

天刚蒙蒙亮,麻雀在院子里叽叽喳喳地叫着,炒豆子一般热闹。一只公鸡仿佛是跟主人热闹了一晚,睡着了,这会儿忽然记起自己的职责,喔喔喔喔地鸣叫起来。章素月早起了床,东峰也起了床,娘俩把早饭做好了。他们在饭里蒸了几个红薯。昨晚南峰说,他好久没有吃过娘蒸的红薯了,西峰也说,有饭吃了,隔好久不吃红薯,又想吃了。当时北凤就笑对母亲说:“妈,我这两个哥哥是过不得好日子呢!”

但母亲是把儿子的话放在心上的。天没亮就把床铺底下的红薯找出来,找出细小一些的红薯,小红薯蒸着好吃。

吃过早饭之后,母亲对四个孩子说:“你们知道吗,是你们的爷爷奶奶和父亲,他们在天上保佑你们的。”

在上午的光芒里,四个孩子跟着母亲章素月,上屋后青山,来到爷爷奶奶和父亲墓前,点烛焚香,磕头拜谢。素月在世明墓前长跪不起,泪水滂沱:“世明你睁开眼看看哪,你的儿子考上全中国最好的大学了!你的四个崽女都来看你了,他们都好着呢!”

她的声音充满悲怆、欣喜。这个苦难了大半辈子的女人,终于在这一天感到今后的生活有了希望。

东峰掉下泪来。是啊,如果父亲在,如果爷爷奶奶在,他们见到西峰考上了清华,不知心里会有多高兴。西峰能考上清华,东峰比自己上了清华还高兴,他为母亲高兴,为弟弟高兴。寒门出贵子,只有这个时代才有这样的光荣!

就在这天,东峰提出他送西峰去北京,但南峰说话了:“哥,你是村长,村里面事多。你把这次机会给我吧,北凤到北京上学时我就不跟你争了。这次我去送,我想去北京看看天安门。我送完西峰后,就直接回广州。”

“你还去广州啊?老二。”母亲开口了,沉吟着问。她有些不舍的样子。

“去。我熟悉那边了,我又找了个比装卸工更赚钱又轻松的活。”南峰宽慰母亲的心,他想了想,说:“这一次,估计干活的地点会固定下来。如果固定了,我就会给你们写信,不让你们挂念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