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穿越到荆州的 > 庞统庞统(第2页)

庞统庞统(第2页)

而黄承彦自己的名声在民间其实不显,因他既不讲经学教人为官做宰,又收徒严苛,不肯有教无类。

但他虽不如杨庞等人因广讲经学而备受追捧,但庶民百姓却不肯说他一句坏话,盖因黄家的田庄厚道是乡里乡外众人皆知的。

此事一出,你一个外来的兵痞子是有什么能耐叫黄家家主对你点头哈腰。

而事情发展到这步田地,张、陈二人也难以下台,这事就在城里这么僵持了下来。

“贤弟鲁莽,倘若那二人性情乖张不惧人言,甚至恼羞成怒伤你性命该如何······”

庞德公听到这摇了摇头,满脸的不赞同。

今时不同往日,如今天下各地拥兵自起,朝廷根本无力平复,便是震慑力都不存一二。

杨家跟随黄父一同回来的私卫柳廷也道:“我家郎君也是这么说的,对郎君这番任意妄为很是不赞同。”

任意妄为?黄承彦撇了柳廷一眼,这一看就是这小子自己心里想的,斜着眼“哼”了一声。

柳廷跟瞎了聋了一样,仿佛什么都没听见也没看见,镇定自若:“僵持近一个月,恐怕张虎、陈生坐不住时,郎君用此前送给我家主做礼的最好的新纸,写了八个大字送与二人——”

黄月英和庞老师一大一小对视一眼,柳廷也不卖关子: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

庞德公微微愣了一下,这是桓帝时王符王节信《潜夫论》里劝谏君主亲贤远佞的话化用而来。既劝谏君王,难道?庞德公不由问道:“你观陈生、张虎等人可有······”

黄承彦嗤笑一声,“那二人盘踞襄阳不出,城内也只敢动动嘴耍花架子,哪里有这样大的野心。”恐怕这句话出自哪里都不知道。

但总归是给了二人一个台阶,据说两人处置了乱说话的兵卒,并将那八个大字细心装裱,就挂在了如今空了,被他们强占了的县衙的大门上。

“你那纸,如今在襄阳城内煞是有名,可是你爹我一力破二虎的证据······”

“阿父!”

什么!黄月英惊喜地大叫出声,好家伙,这可真是亲爹啊,这么远他都能给她把事办了,绝了,让他给装到了!

柳廷转过身,英武少年笑眯眯地看着兴奋不已的黄月英:“女郎,我家郎君遣我前来,便是要谈一谈这新纸的事。此前我家郎君想与黄家主相谈约定,但郎君说造纸一事是女郎之功劳,也是女郎的责任,今日只好特地遣我上门相商了。”

黄月英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虽然黄老爹一副不过如此你没出息的样子,但黄月英决定都原谅他,有本事的人有脾气那是应该的啊!

“好啊好啊,那我们······”

“好了……”黄承彦嫌弃地看了女儿一眼,“无论什么事如今都不急,我们一路赶回来朝食都未用,先用了午膳再说·······”真是一点都沉不住气,他转手拉着女儿后背的衣襟把人带走了。

黄月英带着柳廷去了蒲园视察了他们的工厂,并将这段时间研发的各类纸张一一摆出来让柳廷验看,有货的没货的和暂时没货的都要说清楚,成本计算她两个月前就交给了菖蒲,并且进行了产品的分类定价,甚至还有奢侈品级别的。

柳廷看起来人高马大,英武不凡,沟通下来却发现人非常机灵变通。具体的合同黄月英都交给菖蒲和黄安来负责,她则自己坐在书房算着利润心花怒放。

柳廷以护送的名义来做客还没走,黄庄门前又停了新的马车——庞家早得了消息,知道黄家事了,来接庞德公回家了。

庞山民今年十六,是庞德公的幼子,带着只有十一的从弟庞统,两个人到黄庄煞有其事地递上了拜帖。

黄承彦自己对着黄义摇头,你看看人家的孩子教的多有礼有节。

黄义:……

让黄义将人领进,黄承彦一边自己去找好友,一边派人去通知黄月英到外书房,别钻钱眼儿里盯着她的“生意”了。

庞德公听说家人来接丝毫不意外,想来是他属意家人来的,毕竟离家快三个月了,再待下去,他隐居的说法都不好再搬出来。

于是二人就一道去外书房,黄承彦一进门就见到一个俊朗少年,领着一个肤色有些深的半大小子,二人看到他们赶紧上前行礼。

黄承彦对着庞德公道:“这便是你家的两个小子?”庞德公微笑点头,他转头仔细打量站在前面的少年,“你便是山民?几年不见,我都有些认不出了。”

庞山民笑道:“山民却还记得阿叔,黄阿叔和五年前相比竟好似没有丝毫变化,甚至风姿更胜以往了。”

黄承彦:“听着会说话的劲儿,确是山民没错了……”

众人都笑起来。

黄承彦这时转向那十岁上下的半小子,他没见过庞统,来的路上,庞德公浅浅与他说了说这孩子的经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