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故人江海别 几度隔山川翻译 > 第三章(第2页)

第三章(第2页)

“听老爷的。说起庄子上这次送来的田租和孝敬,今年收成甚好。也亏了瑜姐儿帮我理账,她小小的一个人,竟是很长于算术。”

“也是夫人教导的好。只是瑜儿性子甚野,不如琼儿温顺,你可得好好看着她。。。。。。。”

第二日一早,几个女孩子在小方氏东屋里吃早饭。顾家早饭向来简单,只有炖的稠稠的粟米粥,和几样甜咸果子。

今日有顾瑛喜爱的山楂糕,她却看也不看,只把脸埋在粥碗里。

顾琼细心,一眼便看到她右颊上两三缕红痕。

“这是怎么了?”她爱怜的轻抚顾瑛圆圆的小脸,这个年龄的女孩儿,脸蛋娇娇软软,轻轻一捏便会有红痕。

顾瑛不说话,一滴小水珠掉进池塘,碗里泛出小小的涟漪。

昨日她叽叽喳喳地回到房里,像一只快乐的小鸟,献宝一样地向管姨娘展示了她新得的小荷包。管姨娘却生起气来,掐着她的脸骂眼皮子浅,还把小荷包剪烂了。

顾琼又给顾瑛的碗里夹了一块小小的山楂糕,抚了抚她的发髻。

可惜了,顾瑛是个好孩子,只是小方式并不想养她,管姨娘也未曾好好教导她。

顾瑜见状,扯下自己的荷包,塞在顾瑛手上。顾瑛一时竟有些呆住了。

顾瑜对这些小玩意儿满不在乎。她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今天是初十,每月逢十,小方氏都要去庄子上理账。父亲则一定会在衙门里。

顾瑜套上丫鬟的布裙,找块手帕包了头发,从角门溜了出去,像个寻常人家出来采买的丫头。

吴兴县是个邻水而建的小县城,物产颇丰,也算得上富庶,一条通向运河的横浦河穿城而过。顾瑜转过几个弯,就到了吴兴县东西主街马市街,街头的大盛兴是吴兴最大的酒楼。楼下散座,喝茶餐食均有,楼上还有雅舍。最重要的是,这里是吴兴的消息中心,常年有说书人,品讲时兴故事。

距离江沅成为顾瑜已经十年了。头几年,她什么也做不了,这一年来,只要有机会,她都会来这里,喝碗粗茶,从说书人夸张的言辞和南来北往的商客中分辨一点她想听到的消息。

这些年,她时常梦到那个悬崖,被抛下后失重的恐惧,牢牢缠住了她,从噩梦中醒来,她几乎无法呼吸。

顾瑜时常想,若是不能知道真相,只怕此生也无法安眠。

“豆儿姐姐,您来啦,还来碗茶,上碟子豆糕?”跑堂的伙计见了她,熟练的堆起笑,招呼这位县丞府上的“丫鬟”。

顾瑜找了个僻静角落坐着,等了一盏茶功夫,说书人赵老爷子就来了。

“各位客官,过了年节,朝廷最大的事儿是什么?当然是选秀了。本朝惯例,三年一选,但今年,又格外不同喽。”

本朝并不禁止民间议论,当朝天子更称“当纳天下言”。顾瑜竖起耳朵。

“咱们圣人,最操心的是什么?定是要抱孙子呀。这不,宫里已经颁下御旨,此次选秀,不为充实后宫,乃是为宗室选贤德之人。说是宗室,大家都是明眼儿人,这是要给太子殿下选娘娘啦。”

“呵。”底下有人怪声怪气的说:“跟谁不知道似的,选多少娘娘,也不一定顶事儿啊。”

顾瑜只觉得今日茶水微微苦涩。

她还是江沅时,她的长姐江凌和太子青梅竹马,一及笄就被册封为太子妃,舆入东宫,何等风光。江家更是烈火烹油,在朝中风头,一时无两。

只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太子成亲后,数年无子。

刚开始的一两年,大家还勉强坐得住,期盼一个名正言顺的嫡子。太子与长姐,感情甚笃,誓要一生一世一双人。

可是,第二年,第三年,时间一天天过去,长姐的肚子毫无动静。逢年节,江沅和母亲福宁县主入宫拜见,长姐的笑容越发勉强。

等到江沅出嫁,东宫已经纳了数个美妾。

江沅出事前半年,东宫终于有个美人有孕。圣上大喜,立马提拔了她的父兄,只是才五个月不到便小产了。

这么些年下来,太子一直无嗣,侥幸生下的两个孩子也早早夭折。民间的传闻,也从议论太子妃无子善妒,到暗暗揣测太子无能。

这次大张旗鼓的选秀,等于把这层遮羞布硬生生扯了下来。

太子若是无后,日后就算登基称帝又能如何?京中定然早就人心浮动,太子和江家若是还压得住场面,绝不会任由这道御令弄得天下皆知。

或者,江家也已经放弃了吗?

茶楼里议论纷纷,全是嘈杂的人声。

“这选秀,一看就不是好事,让京都那些尊贵的小姐们去选罢了,别拉扯我们这的好姑娘,跟谁稀罕似的。”

“嘁,这选秀岂是想去就能去的?本朝规矩,要上数五代清白人家,还要州府举荐呢。娘娘岂是随便就能当得?”

顾瑜不想再听,桌上留下五文钱后,悄悄的走了出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