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青衣故人 > 槐鬼篇(第2页)

槐鬼篇(第2页)

四周阒静,不远处五藏山佛音袅袅,钟声悠扬。

三日后,潼关。

江水茫茫,烟波之上,红灯笼随着船身摇曳着,穿过一片寂静的林间,很快,行至码头。

码头上戒备森严,没了往日繁华的模样,有大量官兵把守,仔细地检查行客的文牒。

木制的小船碰了岸,发出哗啦一声响,随即荡起几缕波澜,船身上下随着水波上下浮动起来,船夫用竹篙稳住船身。

姜至原本软趴趴的双腿登时有了依靠,整个人也显得精神多。

两人一前一后进了城内。

一群人戴着掩面的粗布,围在告示栏处,叽叽喳喳的讨论。

“你说,我们潼关哪还有什么神医啊。”

另一位大哥附和,“可不就是吗,天天打仗,有点钱的富商哪个不是拖家带口的逃走。”

一人道,“你看看我们家,唯一一个孩子都没了,只留下我和老太婆,也不知道还能活多久。哎——”说完,无奈地摇了摇头。

姜至的脚步缓了下来,站在人群后面,将百姓说的话尽数听了去。

街边有一件茶水小铺,铺面不大,只三两摆放几张矮凳,铺主趴在一桌悠闲地小憩。

灵均取下扶了扶斗笠,寻了一处凳几做了下来,敲了敲木桌,发出清脆的声响。

铺主一骨碌地惊醒,眼神呆滞,好一会儿后,晃了晃头,起身揭下肩处的棉布,笑道,“客官,要点什么?”

这人脸色蜡黄,眉下发青,满脸皆是倦色之意,眼神却是笑眯眯的,倒叫来客不好意思只是歇脚。

姜至道,“请问,驻边军营在何处?”

铺主道,“关外三里处。”再次问道,“客官需要点什么?”

灵均接话道,“清茶即可。”

姜至掏出碎银几两,放在桌角,铺主提着一木案,取下茶壶和一碗瓜子,收下碎银,笑道,“客官慢用。”

她朝街边望去,一片红色的花落在茶盏中心,泛起淡淡涟漪。

他们离开苗疆那日正是雨天,姜至因为自己是路痴,不日前捉了一混玩的小孩带着她走了一遭,沿途做了不少标记,雨一下,淋了个七七八八。

最后还是灵均这个只来过一次的人带着她这个苗疆左使顺利离开苗疆,之后又是懒懒散散的徒步走了一日做了船,才堪堪到潼关。

姜至目送着讨论的人群融入街景,忽而想起一个重要的事,问道,“灵均,你原先是哪里人?”

“潼关。”

姜至一口茶吞了下去,“你既是潼关人,还由着我问?”

灵均道,“时间有些久了,万一驻地变了岂不是白跑一趟。”

姜至噎了一下,你说的有道理。

他们一行并没有急于寻找客栈落脚,而是径直去了军营。

两根粗壮的木桩打在土中,七八条细长的木条围成篱笆,蜿蜒至尽头。军营从外面瞧着很大,光是储存军粮的帐篷都大大小小的罗了满目。

营内士卒规整有序的巡逻,为首的士兵举着火把,约莫十五人组成一对队伍,穿行在帐篷之间。

几个守门的士卒将矛头对准两人,“哪来的人,胆敢擅闯军营重地?”

灵均覆手而立,全然没有被威胁的样子。

姜至抬手靠近长矛,矛的尖端趁着暮色泛起猎猎寒光,道,“在下不才,略懂岐黄之术,瞧见告示,或可一试。”

为首的校尉上下打量了几分姜至,她一身红衣,眉宇间略带一丝英爽之气,眼波盈盈,看着不像是个术精岐黄的神医,倒像是个武功高强的女将军。

心下不免生出几分怀疑来,一双瞪圆的怒目转了几圈,挥手示意小卒上前,附耳低语几句后,那小卒小跑向营内。

众人之间的气氛依旧剑拔弩张,充斥着弥漫的硝烟,士卒手中的长矛仍指着他们一行,既不让他们入营,也不放他们离开。

包围圈中,姜至抱胸,足尖百无聊赖地小幅踢着路上的小石子打法时间。

倏地,刮起一阵诡异的大风,登时黄沙漫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