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走偏门是什么意思 > 141蛰伏一个月不撒网竟是为了等一粒血珍珠(第1页)

141蛰伏一个月不撒网竟是为了等一粒血珍珠(第1页)

三叔和白老爷他们来到南宁,并没有立即就去物色“大鱼”,而是先蛰伏一段时间。

从广州南沙港口到北海港口那艘客船上的那件事儿,现在风头还没过,所以现在最好不要冒头,不然容易被条子一闷棍子砸晕。

此时时间已经是十月多,进入秋天。

不过,南宁这边的天气,依旧很闷热。甚至比广州的天气还要闷,还要热。刚来这边的人,都会有点水土不服。

我三叔和张跃才二人,比较年轻,竟然被闷出了痘痘,张跃才的手比猫爪还贱,老是喜欢去挤痘,对着镜子挤得噼里啪啦的。白老爷说他,他也不听,结果后来留下了不少痘印,一张俊俏的脸,三十岁一过,就花里胡哨了。

我三叔那段时间,几乎天天喝凉茶。他在广东老家,都从来没喝过这么多凉茶,结果在南宁那段时间,竟然几乎把一辈子的凉茶都喝了进去。

另外,蛰伏的这段时间,他们天天吃粉条,很少吃饭。

广西这边最出名的什么?

除了桂林、北海、百色等地区的风景之外,就是广西的各种粉条了。

柳州螺蛳粉,番薯粉,马蹄粉,猪脚粉,反正就是各种粉。

在广西吃一个星期的粉,都还不带重样的。

因为对这边的气候不太适应,张跃才一直催促着白老爷,问他什么时候做局,做完局好赶紧离开这鬼地方。

因为他实在是忍受不了这么闷湿的气候了。

白老爷却老神在在,只说“快了快了,急什么?”

又说:“这边风景不错,可以到处去逛逛,咱们赚钱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逍遥快活?”

其实,白老爷是在等一个机会,那个机会还没来,所以他这才迟迟没有动手。

这些天,他们转移了好几个“窝”,从这个旅馆,挪到那个旅馆,每个旅馆住三五天,就“搬家”。

后来他们找到了一处租屋,交了三个月的租金,打算长租下来。

他们租住的地方,在南宁的朝阳溪旁边。

那时候,弯弯曲曲流过南宁市区的那条小溪流两旁,还有许多老旧的黑瓦泥砖屋,这些瓦屋外围,则是刚刚新建起来没多久的高楼。其实说是高楼,也不算太高,也就六七层高的楼房。

而朝阳溪附近不远处,便是朝阳广场,以及各种高楼大厦。

那时候朝阳广场的绿化面积很大,周围有好几个小凉亭,中间有一个圆形的喷水池。

白老爷和我三叔、张跃才、朱光庆、胡长征四个徒弟,临近黄昏的时候,便会来这边走走。

其实,八四年那会儿的南宁,在国内已经算是发展得不错了,围绕着邕江两岸,已经建造成了一个拥有完整体系的城市群。

要知道那时候深圳还只不过是一个小渔村,海南还只是广东的一个市,广东的生意场上,还不是潮汕佬的天下。

白老爷和我三叔他们,在这边一住,就是一个月,转眼已经来到十一月,天气有些转凉,南宁这边,这才感受到一丝秋凉的气息,不过白天还是要穿短袖出门,不然会被热到出油,晚上的时候,倒是有些凉了,要盖着被子睡觉。

这段时间,白老爷带着三叔他们几个徒弟,几乎逛遍了整个南宁市。

邕江大桥,人民公园,广西民族学院,兴宁路老街,百货广场等等地方,都去走了个遍。甚至就连在吴圩机场旁边的大王滩水库,也去逛了一圈。

那时候的邕江大桥,两边的人行道和单车道加起来,要比中间的机动车道还要宽阔,因为那时候南宁单车、摩托车比较多,至于小轿车,还不是很普及。

三叔还用他在韶关买的照相机,在邕江大桥上拍了一张师徒五人的合照,只可惜那张照片现在不见了,不然肯定很有纪念意义。

而那时候的人民公园,则还是青山绿水,风景很好,周围也还没起那么多高楼大厦。

那时候的广西民族学院,还没改名叫广西民族大学,这个学院里面的学生,都是少数民族的,而且学费全免,还有补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