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奋斗在明末 > 第175章 苦恼的张英杰(第1页)

第175章 苦恼的张英杰(第1页)

第175章苦恼的张英杰

葭州同知张英杰最近的日子很不好过,自从林峰起兵造反以来,他这个反贼老领导的帽子是摘不掉了。

三天两头被知州陈嘉策训斥不说,州衙里的官吏也不看好他,下步朝廷追责,他肯定是首当其冲,所以都阴奉阳违了起来。

这使他不由地怀念起在府谷当县令的日子,那时候什么事情都不用操心,到点就有钱拿,这日子多好啊。

府谷这一反,去年的秋税什么都没交,他刚好分管征税这一摊。

就算没有林峰造反的牵连,光看今年征税的情况,估计看三分之一的任务都完不成,被朝廷严厉追责也是必然的。

现在知州陈嘉策又把找城中大户强行摊派粮草的任务交给了他。

一万五千的平乱大军,一半的供应任务,就按一个月来算,就需要供粮约四千石,算上路上运粮的损耗就得五千石,折银约五千两。

当然大军打仗不可能只给饭吃,必要的军饷、赏银总得有一点,所以最少也得筹措一万两以上。

这可把张英杰头发都急白了,州城的大户都有方方面面的关系,哪有这么容易拿捏的。

这不第一次召集大户摊派粮饷,不少大户都只派了管家过来应付。任凭张英杰说道口干舌燥,大户们就是一句话现在没钱,要摊派也只能等到夏收之后。

这当然也是大户们的推脱之词,大家都知道平乱不可能等到六七月份这个时候的。

张英杰有心学一学林峰,拿下一两个大户立威,不过州衙刑房之人都不愿意配合,刑名也不是他分管,只能无奈作罢。

刑房之人也很精明,别说看着张大同知已经自身难保,就算没这事,他们吏员不是流官,常年都在州衙任职,宁可得罪流官也不能得罪大户。

今日张英杰放衙后回到家中,又是进展甚微的一天。在他软磨硬泡、威逼利诱之下,几个大户也知道平乱一毛不拔是不可能了,勉强答应凑出三千石粮食应急,其他的钱是说什么也不肯出了。

明天就是限定的钱粮上交之日,挨板子是不可避免了。张英杰也没什么办法,只能长吁短叹地一个人在家中喝上了闷酒。

这时,张家的管家进来通报道:“老爷,门外有人自称是您府谷故人说是送信过来,不知您见不见?”

“府谷故人?还是见上一见吧。”张英杰预感可能是林峰派人找他,但他现在已经是山穷水尽之时,看看有什么退路也好。

不一会儿,管家领着一个陌生男子走了进来。见到张英杰施礼道:“见过同知大人。”

“你是?”张英杰问道。

“小的是府谷过来的,名字叫黄城,这次过来是给大人送一封府谷兵房司吏贾永贵给您的信。”

“哦,永贵来信了啊,拿来给我看看。”张英杰说道。

黄城递上了贾永贵写的信。

来人正是振明军在葭州情报站的黄城。自从邓浩成立了黑虎帮之后,打听消息的能力大大加强,知道葭州同知张英杰的困境后,跟府谷那边请示进行策反行动。

张英杰摊开信看了一下,贾永贵先是问候了老领导,然后说了一下府谷那边发展的很好,林峰对他们这些张英杰的老部下也很关心,现在都担任原职位,待遇也不断改善。

信件的关键是含糊地说了府谷现在力量很强大,劝说张英杰考虑与府谷的一贯关系,不要在平乱的事上冲在前面,给自己留条后路。

整封信写的很平和,也没有劝降之类的话,完全是老部下关心老领导之词。当然,真要劝降贾永贵他也没资格。

张英杰看完信后陷入了沉思之中。信里写了两句话他很有感触,一句是他与府谷的一贯关系。

这既是讲感情的话,也是暗示张英杰脱不了与府谷牵连,不管平乱是否成功,追责肯定有他的份。

更何况他担任同知后,还多次收了府谷送的孝敬,一旦平乱后被查出来,勾结乱贼的罪名很难洗脱。

另一句话就是要给自己留条后路。他来州衙任职之后,对大明的外强中干有了更加切身的认识。以前在府谷,有林峰撑着,他从来没有为钱粮的事烦恼过。

现在的葭州到处都缺钱,税银根本收不全,州衙发放吏役的俸禄都很困难。再说张英杰很清楚林峰的本事,他感觉林峰这次也不一定会失败,林峰最擅长就是谋定而后动。

看来是得给自己留条退路啊,既然在大明朝廷已经没什么前途了,那也就只能寄希望于林峰能搞出点名堂了。当然,现在情况还不明朗,不能一条道走到黑,两边下注,留个退路还是可以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