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庶子科举日常小飞呜 > 第192章(第1页)

第192章(第1页)

这日,黄筠和宋知意二人整理卷宗至深夜。黄筠想起什么,停笔问宋知意道:“你是三月下旬来玉双县历事的?”

宋知意抬头答:“正是。我是三月廿五到的玉双县,廿六开始上值。”

黄筠点头,算了下时间,道:“现已是六月初了,历事惯例是三个月。你只有二十多天,便能回国子监了。你在此地表现上佳,我会上报吏部。之后只需在监内再学习一年,便可正式授官了。”

宋知意忙起身道:“黄知县,我出来实习并不是为了一年后授官,而是想继续参加春闱。距离下一次春闱还有两年,实习虽快结束,但我并不想立刻回京城,而是打算继续在此地游学。至少,我想等看到响水村的灯盏花开花之后再走。不知知县可否能让我继续在县衙内跟您打下手?这几日看您断案,我也学到了许多。”

黄筠好像早知他会这么说,并不意外,道:“好,只要你肯,自然能留下来。有你帮忙,我的工作也轻松了一半。”

宋知意连忙笑着道谢,道:“多谢黄知县。我还有个提议,县衙最近事务也越来越多,光靠我和您二人实在是难以应付,不若新招几名文吏进来。”

“你说得对,现下要处理的事务每日都在堆积,长此以往肯定不是办法。可朝廷的批款要过写日子才能下来,现在可能还需你我二人再撑一撑了。”

宋知意听他的意思是答应了,只是现下的钱不够,遂道:“钱款之事知县不必担心,我明日便帮您找人来。”

宋知意果真说到做到,第二日便拉着一个人来了县衙。宋知意向黄筠介绍道:“这位是乔金乃,响水村的村民。自幼就识文断字,现准备参加童生试。帮着处理衙内文书事务是没问题的。”

黄筠问道:“既是要参加科举,来县衙不会耽误备考吗?”

乔金乃摆摆手,道:“回县衙,宋兄将自己从前参加科举的心得写下来给我,我很是感激。作为报答,在县衙正式聘用到文吏前,我每日都会来县衙帮忙。且跟在你们二位身边耳濡目染,对我的学业也有精益。”

“原是如此,”黄筠向宋知意露出一个赞赏的目光,道:“你有心了。”

“这都是小人分内之事。”

有了乔金乃,宋知意的工作也轻松不少。到了六月底,黄筠便向吏部报上了宋知意的历事情况。而响水村的灯盏花也生出许多毛茸茸的叶片来,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个好消息,就是玉双县有一家大药房看上了响水村的灯盏花,说是要预定这一批花,已付了定金。若是响水以后会扩大范围长期种植,药房还愿意与响水村签订一书契,这样响水村的灯盏花就能专供此药房售卖,有稳定的销售渠道了。

村民们将这好消息来县衙告诉宋知意时,还掏出一吊用红绸包的钱来,又拿出一张写明了账目的纸,将这两样东西都缴给宋知意。

宋知意接过,惊喜抬头道:“这是,税款?”

作为村民代表的村长憨厚一笑,道:“我们今天都收到了药房的定金,又听小乔说县衙缺银子找文吏,所以就算好了税款,送到县衙里来。还有,待今年地里头种的玉米,稻子收割了,大家都是要把余下的农田改成种灯盏花了。当然,是我们自己买种子自己种,也不好意思再要县衙给我们出钱买种子了。”

就这样,虽然只有小小的一吊钱,但玉双县县衙的账册上,终于写下了多年来的第一笔税款进账。

响水村的灯盏花种植算是吹响了玉双县“富民”的第一声号角,县里的其他村民见响水村的村民们最近脸上都挂着合不拢嘴的笑脸,纷纷过来打探是怎么一回事,一听是宋知意给他们出的主意,便一个个都来找宋知意给他们村也看看诊。

宋知意自然是乐见其成的,每天就是马不停蹄地在各个村之间游走,因地制宜,给不同的村想不同的办法,譬如有的村庄居于山林中,适合种植柑橘;有的村庄修竹环绕,便可另辟蹊径,以编竹致富。

……

“上半年收上来的税怎么比去年少这么多?就收上来这么几斛米,打发畜生都喂不饱。潘氏养你是让你在这吃白饭的吗?”潘英彦看了潘氏衙门呈上来的账本,手一抬,重重地将账本扔在了来人的头上。

呈账本的差役不敢躲避,生生挨下了这一砸,他顾不得头上的疼痛,慌忙解释道:“副使息怒,息怒啊,不是小人不想收,是现在这几个村子种粮食的实在是没有几个了,小人是想收粮也收不上来。”

潘英彦眼睛微眯,意识到事情不对,道:“不种粮了?怎么回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