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必须犯规的游戏重启怎么打分 > 第2章 溶解液2(第1页)

第2章 溶解液2(第1页)

第2章溶解液(2)

新型垃圾处理厂的工作模式是:每天,垃圾厂定时接收从国内外运来的生活垃圾,一日两次。这些垃圾先称重,然后被倾倒在一个巨大的圆形大坑中(坑壁是由石墨烯材料制成的,造价不菲)。然后,工厂的技术人员根据当日的垃圾重量,配制出相应剂量的溶解液——由于溶解液无法长时间保存,显然不可能先生产几十吨储备起来。只能当日配制、当天使用,并且全部用完。

这些都是相应法律明确规定的。为了防止某些居心叵测的员工悄悄把剩余的溶解液带出工厂。这东西能杀人于无形,毁尸灭迹什么的简直是小菜一碟,所以必须进行严格管控。

新型垃圾厂的员工,大致由技术人员和垃圾处理员两类人组成。技术人员是掌握着溶解液配方的高级人才,他们的工作,是根据当日垃圾的重量,配置出刚好可以将这些垃圾处理完的溶解液。接下来的事,就可以交给垃圾处理员来做了。他们会背上由石墨烯制成的特殊容器,像给菜地喷洒农药一样,把每日定量的溶解液喷洒在堆满垃圾的圆坑中,看着它们融化成一滩水,流入下水道——工作就完成了。

这两类人,虽然在同一个地方上班,薪资待遇却是云泥之别。很显然,垃圾处理员的工作,只要是一个身体健全、智力正常的人都能做;而负责配制溶解液的化学家们,则是掌握着等同于国家机密的特殊人才——他们的薪资,几乎是垃圾处理员的20倍。

滨海市垃圾处理厂是国内第一批新型垃圾处理厂。卢清辰和陈浩是这里仅有的两名垃圾处理员——因为这份工作实在是太简单了,毫无技术含量可言,两个人足够了。每天上午十点和下午四点,他们只要穿上特制的工作服,戴上像宇航员一样的头盔,把溶解液对着垃圾坑一阵喷洒就行了。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别把溶解液喷在对方身上。但是根据规定,两名工作人员分别站在大坑的两头,中间隔着十几米的距离,除非蓄意谋杀,否则要喷洒在对方身上,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卢清辰和陈浩是同时应聘入厂的。他们俩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单身、缺乏才华和学识,也没有资源和背景(有这些的谁来当垃圾处理员?)。应聘这份新型职业,一方面是因为门槛低,另一方面,则是出于对溶解液的好奇。这项神奇的发明,除了垃圾处理厂的人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人亲眼见过。所以,即便月薪只有不到四千元,他们也毫不犹豫地签下了劳动合同。

工作的前几天,还是很有乐趣的。看着堆积如山的垃圾像冰激凌一样融化,着实是一件趣事,甚至还蛮有成就感。可惜的是,这种新鲜感在一个星期后就烟消云散了,剩下的只有每天一成不变的重复性劳动。做这份工作不需要跟任何人交流,也不需要创意和**。从某种角度来说,比扫大街的环卫工人还无聊——他们偶尔还能看上一出吵架或打架的闹剧。对于两个年轻人而言,如此单调、乏味的工作,实在是有种消磨青春的感觉。

但工作就是如此,再枯燥也得做下去。卢清辰和陈浩每天的工作时间严格说来只有两三个小时——也就是上下午喷洒溶解液的时候。其它时间,他们可以自由安排。由于没有别的同事(技术人员的工作地点没跟他们在一起),他们谈天说地的对象只有彼此。陈浩说,如果卢清辰是个女孩的话,估计他们已经有四个小孩了。但卢清辰说,那也要“女孩”看得上你才行。

这天上午的垃圾比往常多一些,卢清辰和陈浩十一点半才结束喷洒工作。他们决定去外面吃午饭——厂里是不提供伙食的。垃圾处理厂位于城市边缘,附近是乡镇,有一些价廉物美的小馆子,为两个没什么钱的单身汉提供了饮食保障。

走出厂区的时候,他们看到一辆蓝色的玛莎拉蒂从厂里的地下车库开了出来。这是一辆新车,像蓝宝石一样耀眼夺目,流线型的车身透露着奢华的气质。两个屌丝愣愣地看着这辆豪车朝市区方向驶去,几乎看呆了。

“这辆车至少值两百万。”对汽车颇有研究的陈浩说。

“谁的车呀?”卢清辰问。

“吴技术员的车。”

“你怎么知道?”

“你没注意到车牌吗?他虽然换了新车,但车牌用的是原来的。”

“原来如此。他之前开的不是奔驰e300吗?”

“换更高档的新车了呗。”陈浩露出羡慕嫉妒恨的表情,“你能相信,这是我们的同事吗?”

卢清辰嗤笑一声:“沃尔玛的高管和收银员还是同事呢,能相提并论吗?”

“这不一样吧?”陈浩不服气地说,“他们也不是高管呀,只不过是技术人员罢了。”

“不是一般的技术人员,是现在最热门的技术人员。”卢清辰提醒道。

“那又怎么样?溶解液又不是他们发明的,他们只是按照李岚博士的配方来配制罢了。”

“那也不是每个人都做得来的,这是配制化学物品,又不是炒制火锅底料。”卢清辰说,“全国现在只有十多家新型垃圾处理厂,而掌握了溶解液配方的技术员,据说只有不到三十个人。咱们厂就有两个。”

“是啊,吴技术员和张技术员,他们年薪百万,每天开着豪车去市区吃香喝辣的,跟咱们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陈浩叹息道。

卢清辰的心态比陈浩好:“这没什么好比的,谁让咱们不是化学家呢。走吧,吃面去。”

陈浩点了点头,俩人走到对面乡镇的街道上,找了一家经常光顾的兰州拉面馆,点了两碗牛肉拉面,就着大蒜呼啦啦吃了起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