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落花记by一支枯芙 > 第2章(第1页)

第2章(第1页)

若要讨一份营生,人们都会往北城去,全国屈指可数的超级都市,前赴后继的梦想埋葬地。安县的梨花逐渐无人问津,结的白梨全成了飞鸟的粮仓,树在土地里,无论如何都会活下去,离开安县的年轻人们认为,那些本分的梨树不能成为一个人留在安县的理由。

孔姒的母亲逆流而来,她生在北城,学的植物学,毕业后在安县落脚,当梨树的医生。

孔姒拥有连续、清晰的记忆,大概在6岁以后,但她总记得3岁时的一个场景,母亲牵着她站在梨树园门口,母女俩躲在一把遮阳伞下。

那天的阳光回忆起来只剩刺眼的白,院墙里青葱的树梢和脚下的柏油路,融化又飘起。孔姒听见有人问她,“你几岁了?”

她骄傲地伸出三根手指,“我三岁了!”

对方又问,“你的妈妈叫什么呀?”

孔姒声音更洪亮,牵着妈妈的手,在空中晃啊晃。

“我的妈妈叫平蓓怡,她是最厉害的梨树医生!”

那时,安县还没有游客,梨树只负责开花结果。父亲在安县讨不到工作,随大流进了北城,平蓓怡教她写父亲的名字——孔隅。

等到她会写作文时,平蓓怡教她写信,盖上安县管理区的邮戳,寄到北城武云区。

汽车要走两个小时,信件要走三天,每次信还没到,孔隅已经回来了。孔姒就把信上的内容再口述一遍,孔隅听得咯咯笑,让孔姒坐在他肩头,带着她去梨树园找妈妈。

路上常有人说,“小阿姒,你和你爸长得真像。”

孔姒洋洋得意的表情从不收敛,两条腿在孔隅肩头乱晃,她喜欢听别人这样夸赞。

因为孔隅长了一张极其好看的脸,比电视上出现的大多数男人都好看。他不做风吹日晒的工作,肤色比一般男人更白,鼻梁直而高,下面那张嘴总是带笑。

但最漂亮的是眼睛。小时候她不懂该怎么形容孔隅的眼睛,平蓓怡说那叫桃花眼,笑与不笑都是一副脉脉含情的模样。

孔姒找茬儿,问:“为什么不叫梨花眼?梨花不好看吗?”

平蓓怡抱着她,亲她粉嫩的小脸蛋儿,“那你就是梨花眼,你是爸爸妈妈独一无二的小梨花眼。”

后来,孔姒的作文越写越好,信越来越长,但孔隅回家的速度变慢了。两三封信寄到,孔隅才会回家一次。

孔姒12岁起,已经不喜欢听别人夸她长得像孔隅。安县这么小,风言风语传得快,说孔隅回来得少,是因为在北城有了新的相好。

安县的梨花上了报纸,轮到北城的人往安县跑。梨树开花和日升月落一样寻常,孔姒不懂他们为何特地来拍照,平蓓怡说这是城里人的消遣。

于是梨树开始往园子外长,占领安县剩余的所有荒地,去北城的年轻人陆续返回家乡种树,但孔隅没有回来。

这桩绯闻愈演愈真,孔姒找不到源头,她只知道最热衷传这桩事的,是西边养鸭子的老头,每天骑三轮车到养殖场。

14岁的春天,孔姒偷偷把三轮车胎戳破,老头不知情,油门一拧翻倒在马路上。

最漂亮的梨花仍盛开在梨树园里,每年春季人潮最拥挤时,平蓓怡会在梨树园门口支起小摊,用去年采摘的白梨炖冰糖雪梨,卖给来往游客。

平蓓怡忙碌中偶一抬头,看见孔姒被人像拎小鸡仔一样,扔到小摊边。

“平老师,你家小阿姒够狠的,把我家老头摔得鼻青脸肿。”

孔姒爬起来抹眼泪,啜泣着往外跑,平蓓怡道歉的声音被甩在后头,熙熙攘攘的游客和兴师问罪的同乡也落在后头。

直到一棵8米高的梨树前,她闷头哭着跑,撞到陌生人身上。

也许是撞到树干上,因为孔姒听见枝桠耸动,她睁开眼睛,起先以为下了太阳雨,后来发觉这是她的眼泪。

接着她以为,忽然之间倒春寒,在她周围下了一场雪。

过了几秒,朦胧泪眼恢复视线,她方看清楚那些纷飞的,不是雨或雪,是风吹落的梨花瓣。

眼前是一个面生的成年男人,穿着一身休闲运动服,戴着玳瑁眼镜,像孔隅那样肤色偏白,是坐办公室的那类人,不属于安县田野的那类人。

他的镜片后是一双打探的眼睛,树影婆娑下,花瓣坠落的间隙里,他们对视得断断续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