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我们家的三十年免费阅读 > 第37章(第1页)

第37章(第1页)

“我没说那里不好,我只是觉得一大家子人,少了那么多钱,怎么过?”

“你妹妹在咱们家的时候,咱们多少钱,不也一样过,现在反而过不下去了,我看你就是不愿意离开,你就喜欢在这个山里鸟不拉屎的地方待着。”母亲有些着急了。

“你现在在商店不是挺好的吗,非要回去食堂,那里的食堂很忙,人太多,食堂的活你又不是没干过。”

“在哪干活都一样,哪有不累的。这个机会可不能放弃,再说,我妈得费多大的劲才给联系好这份工作的。”

“你妈就是食堂的经理,还是人大代表,她说话有用,让你回食堂工作不是难事。市里的领导她都认识,为啥不先给我联系个单位?”父亲对母亲先回去有些不满。

“妈来信不是说了吗,我先回去,正好有这个机会,你的事,妈怎么可能不管,只是目前没有合适的接收单位,你以为我妈是市长,啥问题都能解决啊。”

“你妈比市长都厉害,我看她就是想把你弄回去。”父亲的话越说越不对劲,母亲很清晰的感受到了父亲的不满。

“王春生,你怎么说话呢,我妈把我调回去还不是为了让我们这个家更好。嫁到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好不容易有个出头之日,你还说怪话。你就喜欢待这里一辈子,你就自己待吧,我带着孩子们全走,大不了两个女娃回去蹲一年级重新上,我可不愿意我的丫头像我一样在这么一个偏僻的破地方,啥也不知道,啥见识也没有。”母亲说完,站起来收拾碗筷,把筷子在桌子上故意敲的很响。

父亲不再说话,也站起来出了门,我们三个悄悄的回里屋到写字台上看书写作业。

没一会薛琴阿姨进来了,手上织着毛衣,来问母亲领口怎么收。母亲拿过薛琴阿姨的毛衣,边织边讲那里该收针。

“小米,刚在外面碰见你家王师傅了,脸拉的平平的,是又揍孩子了吧?”

“他是和我生气呢,我妈来信说给我找好了单位,让我先调回去,之后在给他找,有合适的一定能调回去,这只是个前后时间问题,你看多好的事情,他不愿意,还阴阳怪气的,啥人啊,不知道好歹啊。”母亲一股脑的把调动工作的事情讲了出来。

“这当然是好事啊,这个王师傅真的分不出好坏啊。小米,你的手真巧,我就怎么都收不好看,拆了两回了。”薛琴阿姨夸赞母亲的手巧,话锋一转又说:“不过,小米,你也要仔细考虑一下,你调过去,工资可比现在低很多,你家王师傅现在还在康复阶段,需要吃药,需要加强营养,你这一走,谁照顾他呀,就算兰兰姊妹俩可以做饭,毕竟是孩子呀,一个家分两半,钱也少了,还没法相互照顾,主要是王师傅,你一走,他两只手拖两个丫头,你让他怎么过。”

“这些我都想过,我想春节放假的时候,让他把两个丫头给我送回去,这样,他一个人在这边先克服一段时间,我妈也不会让我们分开太久的。”

“小米呀,没你想的那么简单,王师傅现阶段的身体离不开人照顾的,你好不容易费那么大劲把他给治成现在这样,等你走了,三个娃在你那,你那边工资低,他不放心吧,要给你寄钱吧,这样,他的身体没人管,你真的不担心啊?”薛琴阿姨盯着母亲的脸。

“薛琴啊,我咋可能不担心呢,他可是我们娘家姐姐和妈妈费了好大的劲才救活的,如果不回四川,估计早没人了。现在是机会难得啊,现在调个人有多难,你是知道的,人家一半都要男的不要女的,我好不容易能先调走,你说,我能不走吗。这个地方草绿不过两个月,其他时间都是冰天雪地的,海拔又高,二妹子天生的高山反应,我自己受苦就算了,就不能让我的孩子也在这里继续受苦吧,换做你,你会怎么办?”母亲停下了手上的毛衣,也明白了薛琴阿姨是父亲请来当说客的。

“这个地方比我们老家好,我们甘肃老家黄土满天飞,刮得心心慌,一年到头就是洋芋蛋蛋,我嫁给老谢到这里,吃的好住得好,还有工资,我很满意,至于孩子们,长大了也会在自己离开这里,我不操那么多心。在我们那里我和老谢是那里的骄傲。”薛琴阿姨说的很自豪。

“在我老家也是很多人羡慕我们工资高,可回了老家,离成都更近,大城市机会更多,孩子们以后也会有更好的前景。再说,我们还不算老,能以后退休在老家多好啊,我可不想退休了还在这里。”母亲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

“你啊,多想想你如果走了,王师傅一个人怎么办,他的身体你放心啊。再说,以后还有机会的。”薛琴阿姨的话让母亲陷入了沉思。

翻旧账前篇

最终母亲决定留下来,让父亲给外婆写了回信,拒绝了这次工作调动,理由是,父亲的身体还需要照顾,离不开母亲。

父亲看到母亲明确表态,高兴的在家擀了面条。父亲擀的面条非常劲道,高压锅下出来,滑溜爽口,和后来我们做的手工拉条子的口感几乎一样。母亲尤其爱吃父亲做的手擀面,拌上熟油辣椒面,酱油醋和一勺子猪油,那味道绝对是我家第一。

其实母亲还是心有不甘,偶尔会问父亲:“如果哪天有机会你可以离开煤矿,就你一个人走,你会离开吗?”

父亲特别笃定的回答:“当然要走,我先过去,以后你和孩子过不了几年也可以调去。”

母亲笑了一下,低头不语。我就不能理解,母亲先离开带着我们和父亲离开母亲带着我们等候有啥区别,不都是父亲一个人要一个人生活工作一段时间吗,这个时间谁能说得准是几年。

父亲身体不好,母亲是一点重活也不会让他干,有时候宁愿出去请别人帮忙。

这天母亲下班路过一连家属院,就看见父亲在背着一袋面粉进了李家。母亲一路上拉着脸回到家,和我一起做饭都是摔着锅敲着碗的。中午饭还是习惯的玉米粥和馒头,炒白菜。要吃饭的时候,我问了句:“爸呢,爸怎么还没下班?”

母亲气哼哼的回了句:“去别人家吃饭了。”

“谁家,妈,谁家,我也想去。”弟弟高兴的问。

“你去个屁,人家稀罕你爸,又不稀罕你,你去怕凉水都没得喝。”母亲拍了一下弟弟的手:“去,洗手,吃饭。”

晚饭的气氛就不对劲。今天的晚饭,我是给父亲蒸了米饭,烧了鸡蛋菠菜汤,可母亲回来,直接把米饭和菠菜汤分给了弟弟一半,另一半我和姐姐的。

母亲把米饭分完,直接把一碗白菜汤面放在父亲跟前,放碗的时候故意放的比较重。

弟弟吃的开心极了,我和姐姐已经感觉到他们两人之间的不对劲,但没敢开口。弟弟看着我和姐姐跟前的米饭,我直接推到弟弟跟前,弟弟接过去使劲吃。

父亲夹了一筷子菠菜汤里的菠菜放到母亲碗里,鸡蛋已经被弟弟提前吃完了。母亲立刻非常嫌弃的夹出来放回了碗里。除了弟弟吃的很开心,我和姐姐已经感觉到母亲今晚一定会和父亲吵架。而且,这次是母亲主动找事。

李家的媳妇姓高,大家都叫她小高。她嫁给的老李就是个黑老三。她比母亲早来几个月,也是别人介绍来的,是湖南妹子,泼辣能干,胆子也大。她到这里发现自己要嫁的人年龄大还是个刑满释放人员,一下子不愿意了。想走,可路费是人家给寄的,还给了娘家一百元,小高就在想能不能再找一个年轻的,让他把钱还给老李。就这样,小高私底下看上了父亲,还托人去给父亲说了这事。

父亲看上了高大能干的小高,但碍于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又都是一个单位的,以后怎么说都要见面,有些纠结不知道怎么处理好。宋师傅知道了这事,把父亲狠狠一顿教育:“春生,我给你说啊,那个小高是人家带过来的,老李是刑满释放人员,人家能找个媳妇很不容易,你年纪轻轻的去惹这样的事,既不道德也让人看不起。还有,那个小高,我看不上,当初来的时候就知道老李的情况,过了几天开始这样不愿意那样不愿意,还好意思在小伙子身上打主意,我看,你就是傻才会看上她,你如果要真的找她,我就不认你这个徒弟,我把你从汽车连赶出去。不相信,你就去试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