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这个魏延不一样在线阅读 > 第三百四十七章 西域近况(第1页)

第三百四十七章 西域近况(第1页)

建兴九年,七月初

在长安整军仅仅半个月的北地骑兵军团,在王昶的率领下背负着季汉君臣的期望从长安出发,他们先过陇关,再入天水,然后进入中转站榆中进行简单的补给。

在完成补给后,三万余北地骑兵军团以日行百里的速度,沿着被拓宽、加固、修缮过无数次的丝绸之路,稳步向着七千里外的疏勒疾行而去。

同年八月中旬,从冀州紧赶慢赶返回长安的龙骧军并没有遵从旨意在长安休整一个月,而是在休整半个月后,统领毋丘俭和龙骧军将士就联名向魏延请命,希望能立即结束休整出证西域,驱除外掳,卫我河山。

原本魏延是拒绝的,毕竟战马积蓄马力是需要时间的,此时不将马儿的膘养起来,以后怎能承受近万里的长途跋涉,更别说抵达之后还要进行高烈度的作战,马儿没膘能扛得住么。

但毋丘俭并未放弃,他直言如今父亲毋丘兴在前线生死未知,身为儿子的他却在后方坐视不管,倘若父亲不慎战死沙场,他这个做儿子的有何颜面苟活于世,不如拔剑自刎以谢天下。

另外,此次外敌入侵严格来讲的话,他父亲毋丘兴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倘若当时在处理商队被劫掠一事上,他采纳马岱的意见以强烈手段回应之,而不是以怀柔的手段,恐怕这场战争根本就不会发生。

就算这场战争的出现是不可逆的,但以强烈的态度回应会让贵霜帝国投鼠忌器,不会这么早就发起进攻,至少要多试探几次摸清楚大汉的虚实后才会发起进攻,而那个时候东吴已经灭亡,他们不会像现在这样匆忙。

常言道:父债子偿。

既然是他父亲酿下的过错,自然要由他这个长子去弥补,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毋丘俭话都说到这一步了,魏延再拒绝就有点不通人情,于是他找到刘禅阐明原因,并表明龙骧军提前出发带来的好处,而刘禅在得知将士们的诉求后也没拒绝,直接同意了毋丘俭的请求。

于是乎,在北地骑兵军团出发一个月后,毋丘俭便率领一人三马的龙骧军从长安出发,他们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沿着兄弟部队的足迹以平均日行一百五十里的速度向西域行军。

而以两军的行进速度推算,毋丘俭大概会在两个多月后追上先行一步的王昶所部,届时当两支骑兵合兵一处后,就会形成一支规模超过六万骑的骑兵集团,倘若再算上楼兰、鄯善、于窴等西域小国支援的骑兵,恐怕骑兵集团的人数会超过七万。

而面对这七万近乎本土作战的骑兵集团,远道而来的联军能打得过么?。

甚至有那么一瞬间,魏延都觉得根本不需要自己亲自跑一趟,仅靠骑兵就能解决敌人。当然想是这么想,在实际上他还是老老实实的整顿兵马,毕竟敌人可不是只知道埋头瞎冲的胡人,而是拥有文化传承的文明。

……

十月

随着天气逐渐转凉,新组建的远征军也完成整备工作,而在这个节骨眼上,朝中很多大臣都提议明年春天再出兵,因为冬天行军风险本就很大,更何况还是在气候条件更加恶劣的西域行军,万一在行军途中遭遇暴风雪迷路,后果简直不敢想象。

大臣们的忧虑没错,倘若放在平时他定会听取联系,但这次他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因为随着更多的情报从西域传来,季汉方面对联军本次入侵西域的规模、战略,以及进展有了大致了解。

首先是马岱认为葱岭常人难以翻越,更何况数十万大军乎,因此联军想要进攻西域只能从瓦罕走廊穿越葱岭,否则进攻西域不过痴人说梦。

再加上双方实力悬殊,马岱认为就算他们提前几个月洞悉了敌人的阴谋,但一味在疏勒固守恐怕也难逃败亡的命运,想要最大限度的拖延时间,唯一的办法就是主动出击。

于是抱着阻敌于外的想法,马岱让奉毋丘兴之命从新州赶来的六千余安西军步卒,开始在瓦罕走廊险要之处修建营垒、要塞、关隘等军事设施。

刚开始汉军为了不让贵霜帝国发现他们进攻的意图已经暴露,所以特意让将士们白天休息晚上抓紧工作,可过了半个月马岱发现进度实在太慢了,索性也不再藏着掖着了,直接让将士们光明正大的修建军事设施。

反正现在都二月份了,距离敌人发起总攻也只剩下个把月,再加上联军从马拉坎达、蓝氏城、白瓦沙等地调兵也需要时间,现在暴不暴露已经不重要了。

同时,为了延缓敌人进军的步伐,马岱思索再三后还是让工兵背负不多的炸药去爆破山体,引发山体滑坡摧毁道路。

虽然这样做会对丝绸之路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但轻重缓急他还是分得清的,毕竟只要汉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丝绸之路无非是多花几年重新贯通罢了。可一旦让联军取得了胜利,就算丝绸之路保护得再好还不是落入敌手。

汉军在瓦罕走廊的动作如此之大,贵霜帝国的贵族们不是瞎子自然能看到,他们也知道自己的谋划恐怕已经暴露了,既然如此,他们也不再藏着掖着,直接从马拉坎达和蓝氏城二城起兵二十万,气势汹汹的向西域杀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然了,这二十万大军并不是三大帝国入侵西域的全部兵马,这只不过是贵霜帝国的兵马而已,萨珊王朝的十万大军要三月中旬才能抵达马拉坎达,至于距离更远的罗马帝国,他们的十万精锐则要等到四月份才能抵达。

因此,会战前期的压力其实并不是很大,只有贵霜帝国的二十万大军罢了,尽管驻扎疏勒的安西军加上仆从军才三万人,但在马岱眼中优势在我。

……

在战争爆发初期,战争的发展如马岱所料想的那样,在面对山体滑坡,以及被破坏得不成样子的道路时,贵霜帝国的贵族将领们脸色十分难看,纷纷破口大骂汉军不讲武德,发誓攻破城后一定要让他们付出代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