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汴河桥结局 > 第125章(第1页)

第125章(第1页)

第九十五章客死异乡盼魂归,家破人亡哭声长

焦大夫被她的话弄得心头一紧,“我不明白你什么意思。”

“我姑姑死了,临死之前给我留了一封信。我这才知道当年害死白家伯父的人,不仅有陆纯直,还有朱文梓。我父亲,白家族叔,都不过是棋子而已。郑立秋说,白墨存手里没有证据,没有办法报仇血恨。

可姑姑告诉我,白墨存早就查到证据。我又细细想了想,陆纯直跟朱文梓都是旧党的人。若单纯要报仇,与新党的人合作就是,可白墨存的所作所为,是将这两党都拖下水,这对他根本没有好处。”

焦大夫叹息,挂上今日歇业的牌子,将门板重新上好,把人请到院子里。

“事到如今我也不瞒你,报仇雪恨不过是他虚晃一枪,欺骗朱长岁把戏而已,真正的目的。。。。。”

焦大夫顿了顿,道:“我听说柳娘子之前住在汴河桥边的梅花巷?”

柳依尘点头。

“那你应该见过,梅花巷里的老弱病残,孤儿寡母的生存现状吧?远的不说就说那一日,有个姓徐的妇人,儿子呛水差点死掉,我将他救回来,当时你也在场,对吗?”

柳依尘还有印象,那妇人市侩贪婪。

“徐家娘子从前也是个温柔和善的,后来丈夫战死永安城,没有丈夫庇佑,她一个人带着孩子,为了活下去,只能变得凶悍与市侩,斤斤计较。”

“还有麦卷月,她父兄战死之前,她也是娇滴滴的小娘子,头上新鲜的簪花从没少过。如今你看她,为了生存,强迫自己学着干活。

梅花巷里的孤儿寡母,她们的父亲、丈夫、儿子、兄弟,都战死在永安城。先帝对西夏用兵励精图治,想要扬我国威。只可惜他选择的将领是个愚蠢的,非要在没有水源的平地上建城。西夏人举国之力与我们一战,本来是很困难的。可主将刚愎自用,该进不肯进,该退不敢退。硬是拉着几十万人陪葬,临死还认为自己尽忠职守。”

焦大夫咬牙切齿,恨不能生吃这无能之辈。

“如今开封城的人都怪白墨存,说他贻误战机,没有及时送达军粮,才导致永安城战败。可当年那些军粮,其实是被上面倒卖掉了。这背后除了陆纯直,还有其他人。贪污者太多,这名单若是整理出来,大半个朝廷都得完蛋。”

柳依尘听的心头震撼:“所以呢?”

“愚钝的主将,贪污的官员,自以为是的文官,这些人为一己之私,各自为营,最终导致永安城战败。可他们动动嘴皮子,被轻松处罚,依旧高官厚禄。最多贬官去偏远之地,依旧过得好日子。

真正付出代价的是谁?是我们这些生活在底层,九死一生的普通士卒。我们这些人明明为国捐躯,连尸骨都带不回来。他们一句话,就要把所有罪责推给我们。说我们贻误战机,说我们临阵脱逃。就因为这,我战死的那些袍泽,死后不仅连抚恤银钱都没有,还背负战败的骂名。

白墨存原本以为能将功赎罪,拼了命的杀西夏人。带着手下的弟兄出生入死,可回来之后却发现,朝廷不仅没有兑现承诺,给死去的弟兄发放抚恤银子,连尊严名声都没有给他们留下。你能想象吗,我们保护了万家灯火,可回来的时候,自己的家却没了。”

焦大夫至今想起,白墨存他们千辛万苦回到开封,本想把兄弟们的遗物,一一交给他们的家人。

回到开封才发现,开封城里都在侮辱他们,说他们废物,战败输给西夏人。说他们胆小怕事,贻误战机。

他们死了,可他们的家人,不仅没有被人尊重,拿不到抚恤银子,到最后竟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连份生计都寻不到。

最后,因为没有抚恤银子,很多人死于一场大雪。

柳依尘听到此处,已经伤心落泪。

当年白墨存的父亲,因为抚恤银子的事,遭人构陷,客死异乡。

没想到几年之后,白墨存又一次因为战友的抚恤银子,身陷囫囵。

“我记得朝廷有规定,为朝廷战死者,无论如何都该有抚恤才是。”

至少他们那里宣扬的就是这样,朝廷募兵,条件给的很诱惑,说是战死之后会有丰厚的抚恤金,能照顾好他们的家人,不管是不是战败。

焦大夫讥笑:“若真有抚恤,我们何至于走到这一步,白墨存的父亲,又如何被贬出京?”

那些人不仅抚恤金没有给,还要泼脏水。不仅让战败的士卒被唾骂,连他们的家人也是人人唾弃,没有尊严可言。

梅花巷,是这些士卒家属最后的生存之地。

“你知道,这些人有多少是被冻死的,又有多少是被饿死的?你瞧瞧梅花巷那地方的人,坑蒙拐骗,宁做乞丐要饭。你以为他们心甘情愿那样活着?不,那是因为开封城里没有人愿意给他们活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