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福运天成什么意思 > 第二十章(第1页)

第二十章(第1页)

甄家一共有五房,大老爷甄宏飞是嫡长子,继承了永恩侯的爵位,如今在朝中担任一个五品闲职。大夫人简氏出自承恩伯府,生有四女一子。大女儿甄语欢嫁入了平康侯府,二女儿甄语乐嫁回了承恩伯父,三女儿甄语福和甄语安还待字闺中,小儿子甄文胜已经十二,却依然被简氏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甄宏飞还有四个姨娘,萍姨娘有个儿子,便是大房的庶长子甄文胜,也是甄家的大公子。丽姨娘有两个女儿,四姑娘甄语嫣在敬王府做妾,十二姑娘甄语妙你今年才十二岁。春姨娘生了四公子甄文辅,花姨娘生了五姑娘甄语柔。

这大房就是整个甄家人丁最兴旺的一房了。

二老爷甄宏志是庶出,任七品闲职,妻子徐氏出身徐侍郎家,育有一子一女。三姑娘甄语慧已经嫁入了工部的王尚书家,三公子甄文修才刚考上秀才。

二老爷只有一个妾,是燕姨娘。燕姨娘有一个女儿,便是十一姑娘甄语淑。

三老爷甄宏明也是嫡出,如今是从五品的翰林侍读学士,最近在翰林院修书许久未归。妻子温氏乃是他同僚之女,温家老爷也是个从五品的翰林侍读。三房无妾,一共三子一女。三公子甄文宣今年下场,七姑娘甄语悠早夭,六公子甄文砚十三,八公子甄文墨十一。

四老爷甄宏远是甄老太君嫡出的小儿子,哪怕无官无职,那也是甄老太君的心头肉,其妻韩氏出身广恩伯府。韩氏只有一个女儿,就是八姑娘甄语宁,今年十五。

甄宏远有三个妾,分别是桂姨娘、桃姨娘、杏姨娘。只桂姨娘生了十三姑娘甄语娇,另外两个膝下都没有孩子。

四房算是最单薄的一房。

五老爷甄宏达也是庶出,无官无职,为人低调本分,房中无妾,妻子杜氏是六品文官之女。杜氏生了一对龙凤胎,今年十四,正是五公子甄文逍和十姑娘甄语娴。

这五房的夫人们中,就数温氏和杜氏的出身最低,经常被另外三房的嘲笑排挤,因此何言真一开口,简氏、徐氏和韩氏就都笑了。

韩氏捂着嘴笑道:“我知道三房小子多,如今又认回了闺女,要花钱的地方多,可再怎么样也不能为了骗二百两银子撒谎不是?”

“可不是?”徐氏也笑道,“三弟妹要是周转不开的话,可以跟我借点。都是一家人,我们没那么小气。”

简氏虽然不说话,但是眼里的嘲讽很明显。甄文宣都考不上寒山书院,甄文宣那两个弟弟也没发现有什么过人的天赋,如何就能考上?虽然甄文砚和甄文墨都是甄家三老爷亲自启蒙的,但在简氏眼里,这甄家除了她儿子谁都别想考上寒山书院。

甄老太爷原本还有些惊讶,听了徐氏和韩氏的话以后也觉得是何言真胡说八道了。

“寒山书院哪里是那么好考的?我知道三媳妇关心自己儿子的前途,但是这种事情也不能开玩笑。”甄老太爷严肃道。

温氏正要解释,何言真便开口了。

“这寒山书院考试的名牌我们三房也有,为何砚哥儿跟墨哥儿就不能去呢?”何言真说着,将那名牌拿出来递给了甄老太爷。

甄老太爷惊讶地拿过来反复翻开,可他本就是老花眼,又不曾见过寒山书院的名牌,并拿不准主意,最后又交给了简氏。

“大郎媳妇你看看,这是不是去考寒山书院的名牌?”

简氏拿过来之后也看许多遍,最后才沉着脸道:“的确是寒山书院考试用的名牌,我听说这样的名牌必须要有书院夫子的举荐信才能得,不知道三弟妹是从哪里弄来的。”

要知道,她为了这个名牌就费了好些波折,还花了三千多两银子才勉强弄到,温氏居然一下子就弄到了两个?三房何时有这个人脉和财力了?

温氏这才露出笑意:“这多亏了我们家言儿,原来她是寒山书院里槿秋先生的徒弟,便托了槿秋先生弄来两封举荐信。”

简氏皱眉:“我听说寒山书院的夫子一年一人只能写一封举荐信。”

何言真笑道:“我师爹是隐山先生,他们夫妻二人一人一封,不是正好吗?”

温氏看着何言真笑道:“可不是,言儿还真是我的小福星。有她在,我好像做什么事都顺了。昨日言儿还带着我与两个孩子跟隐山先生见了一面,隐山先生说砚哥儿与墨哥儿天资不错,应该是能考上的,叫我准备好四百两银子作为他们俩这一年的束脩。”

什么福星?明明是个灾星!简氏生气极了,心想何言真既然有这个人脉不帮自己亲弟弟就算了,居然还帮两个外人。可她一个村姑,怎么能成为槿秋先生的徒弟?难道又是宋老国公的帮忙?还没嫁过去就受了定国公府这么多恩惠,她就不觉得羞耻吗?真是不要脸!

甄老太爷听了这话却很高兴:“那一会儿三郎媳妇也去公中支取二百两银子。若是砚哥儿与墨哥儿真考上了,那四百两银子也由公中出!”

简氏脸就更黑了,如今是她管家,公中的银子一向握在她手里,她与温氏又不和,这一下子要她给三房七百两她如何愿意?不过她并不相信何言真与温氏的话,她觉得三房那两个半大小子一定不会考上,这样就不用掏四百两束脩出去了。

至于马上要掏出去的三百两简氏虽然也不乐意,但还在她容忍的范围,就当日行一善照顾一下穷酸的三房了。

回去以后温氏握着手里的三百两银票还是有些恍惚,没想到她一直发愁的银钱问题这么快就解决了?只要那两个小子自己能够考上,那束脩都不用她出?

想到这里,温氏又有些心疼甄文宣。当年甄文宣没能考上寒山书院,在山上的衣食住行都要他们三房自己掏钱。甄文宣知道三房不富裕,从来不肯多要,就这样省吃俭用了两年。

温氏看了看自己的两个儿子,她虽然怎么看都觉得好,但又觉得她的次子幼子并没那么伶俐,隐山先生答应得快多半是看在何言真的份上。思及此,温氏越发觉得自己一定要好好对待何言真。

纵使何言真不是她亲生的女儿,但也足够贴心了,简氏那几个亲生的女儿对简氏都未必有这么贴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