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云过天青是成语吗? > 第六十九章 永远都不要忘记(第1页)

第六十九章 永远都不要忘记(第1页)

PART69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明天的苟且、后天的苟且,今后每一天的苟且。

——《景口玉言》

龙千峰享年八十三岁,事出突然,所以葬礼一切从简。坟地是他老伴桂芬去世时就做好的双穴墓,翻过后山山顶,坐落在另一侧的半山腰上,与这一侧龙家窑的坯房、窑炉相对。

丧宴是瓷艺协会安排的,由鹿家窑的鹿萱一手操办,仓促之间已经办得极好。说来令人意外,龙千峰走了,龙家窑的天塌了大半,徒弟们却没有慌作一团,宴席上迎宾送客、敬酒谢礼,一个个都稳重得很。

几位窑主私下议论,到底只是师徒一场,不比血脉至亲,若是自己的亲人哪还能应付这些事。鹿骏不以为然,“这是因为有阿开在呢,师弟师妹们都有依靠。”

陈窑主叹息一声,“真没想到,老爷子就这样走了。”

天泉镇七七四十九窑,年年斗瓷,年年抢瓷王,虽是水火不容,但无人不敬仰龙千峰。对天泉镇而言,龙千峰的存在本身就是那块“瓷王”招牌。

自古瓷器便有官窑、民窑之分,宋代又分五大名窑、八大窑系,其中窑系指的是民窑中的佼佼者,在一个地区形成风格相似、有一定规模的生产链,且市场需求庞大,才可以称之为窑系。

天泉青瓷曾经凭借海上丝绸之路的巨大销量,成为八大窑系之最,后历经动荡波澜,窑火亦随之熄灭。龙千峰是建国后复烧天泉青瓷的几位元老之一,正是因为他们当年的努力与坚持,迄今为止,天泉窑系依旧名声最响、影响最广。

如今龙千峰不在了,天泉窑系损失重大,身为瓷艺协会的会长,鹿骏要担心的问题不再是瓷王牌匾花落谁家,而是整个天泉窑系、整个天泉镇要如何守住不败的地位。

李窑主压低声音说:“我前些日子听到消息,说越氏天工打算重烧越氏青瓷,不知是真是假?”

“我也听说了。”对面的孙窑主附和道,越氏天工的产品垄断了绝大部分工艺品市场,唯有瓷器是短板,所以与天泉镇没有竞争关系,偶尔还会来镇上订货。孙窑主说着侧目看向鹿骏,“哎,鹿大师,他们今年不是还和鹿家窑订了一批货吗?你有没有听到什么消息?”

鹿骏摇头,“越氏天工想重烧越氏青瓷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他们老董事长在世时就四处寻访釉方,听说他还有个妹妹,痴迷烧瓷,好像是龙老爷子的师妹呢。不知怎的,年纪轻轻就过世了。反正秘青瓷的釉方在龙家窑,龙老爷子都没烧出来,他们能烧出什么?我看越氏是大企业,没准是营销手段,自个炒作呢。”

“那就好。”李窑主安下心来,“要是他们真烧出越氏青瓷,咱们天泉镇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鹿骏将目光投向不远处的阿开,他高瘦的身影在人群中颇为显眼。龙老爷子把秘青瓷的釉方传给阿开的事,早就传遍了全镇。今年的瓷艺大会各窑主输得一败涂地,倒也断了非分之想,只盼着阿开能撑起龙家窑,毕竟七七四十九窑,缺了谁,都不好。

鹿大师端起面前的酒盅一饮而尽,惋惜地自言自语:“可惜,做不成我女婿啊。”

***

晚上九点,宾客尽散,宴席结束。

鹿萱做事有始有终,另安排了人手清场,让龙家窑的人都回去休息。从镇上回千峰堂还有一段车程,小哈开了一辆大车来赴宴,结束后把他们一并送回去。他本想放点舒缓安慰的歌曲,却见他们情绪平稳,便不多此一举了。

大车停在主路边,他们下车再走十来米就到千峰堂了。走在最前面的依旧是蹦蹦跳跳的郝一百,他拿出钥匙,推开大门,千峰堂里没有人,自然也没开灯,漆黑一片如无底的深渊,他熟门熟路地穿过前厅,习惯性地大喊一声,“师父,我们回来啦!”

那一瞬间,他的脚步僵住了。

跟在郝一百身后的苏木一直低着头,径直撞上他的后背,两人被门槛一绊,全摔进了中厅天井。苏木慌乱地爬起身,郝一百却还趴在地上,时晨以为他摔伤了,急忙伸手去拉他,“郝一百?”

郝一百撑起上半身,瘫坐在地,他仰头看向身后的师兄师姐,突然问——

“师父真的走了吗?”

这个问题格外幼稚,却把所有人都问住了。

龙千峰……真的走了吗?

就这样走了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