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天运福妻 > 第二十一章(第1页)

第二十一章(第1页)

温氏最后将那三百两银子全都塞到了甄文宣的手里,她虽然不知道会试需要用钱打点什么,但既然甄老太爷这样说了,大概是用得上的?

甄文宣见了哭笑不得:“娘,真的用不着这钱。会试就算要打点也是提前打点好的,我难道还能直接在考场上掏钱吗?这个时候座位之类的早安排好了,就算想打点什么也来不及了。”

何言真笑道:“我也觉得大哥不需要带这么多银子了,再说了,入考场的不能带其他纸,这样不好。我看比起银子,倒不如给二哥准备一些方便煮的。”

“对对对,准备点干粮干面就行了吧?”温氏问道。

“这个就交给我来吧!从前元哥哥去赶考的时候都是我给他准备的,如今有了经验,一定能让二哥满意的。”何言真笑道。

甄文宣不由笑了:“那言妹妹是要准备一份,还是两份?”

何言真俏脸一红:“二哥又何必明知故问呢?”

“哈哈哈……”甄文宣笑得更欢,“言妹妹放心,我一定会帮你做的那份送到谨元怀里。”

何言真脸更红了。真奇怪,从前在乡下的时候她也不是没被人打趣过,那个时候她就不会脸红。

温氏见状也笑道:“我原本还想着会试和入学考在同一天,不知道该送谁过去好呢。现在好了,言儿就帮我送宣儿去考场吧,我送两个小的去寒山书院。”

温氏原本是两边都舍不得的,不过想想甄文宣那边更要紧,而简氏要送甄文胜去寒山书院,可以帮她捎上一程。可简氏那人连自己的女儿都能扔了,何况是别人儿子?温氏很不放心。

如今好了,她虽然也舍不得甄文宣,但何言真做事稳妥,她也信任。更何况那天宋谨元也要科考。何言真肯定也想送送宋谨元。

也罢,她在家经常能看见自己儿子。何言真进了甄家以后却是在出嫁前都不一定能见到了。他们从小一块儿长大,听说还是住在一处儿朝夕相对的,忽然分别那么久肯定都不舒坦,她该多给这个闺女一些机会才行。

温氏没想过要用侯府的规矩约束何言真,因为何言真从小都在乡下长大,因着侯府的私心被召了回来,没必要再处处受侯府限制。

何言真虽然红着脸,被甄文宣和温氏打趣得有些羞涩,但对于给宋谨元准备考场吃食这事她是当仁不让的,毕竟宋谨元每一回入考场都是她张罗的。逸风院里正好有一个小厨房,她直接给利用起来。

第二天一早,温氏便被一股香味给闹醒了。她从早上起来起码要半个时辰以后才会觉得饿,结果这回直接被小厨房的香味给刺激醒了。

“这是在做什么?”温氏进了小厨房后才发现是何言真在忙活。

何言真笑道:“自然是给二哥准备考场的吃食,我打算给二哥做几份状元面。”

“状元面?”温氏一愣,“我还是头一回听到这种面。”

何言真不好意思地笑道:“这才从前元哥哥考秀才时我给他做的,那个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元哥哥说他在考场煮这个面的时候吸引了很多人。后来我就干脆做了很多,拿出去卖,为了好卖,便起了这个名字。许多人听到这个名头,为了讨个吉利,便都来买了。后来每到了要考试的时候,我便会做这种面去卖。”

“没想到你还有这样的手艺。”温氏看向何言真的眼神越发慈爱,“当年你在乡野,一定过得很苦吧?”

何言真摇了摇头道:“除去一开始落在人贩子手里,后来并不算苦。我养母年轻时曾是大户人家的绣娘,绣活超群,她将这门手艺毫无保留地传给了我,我们母女俩靠着卖绣品日子怎么都能过下去。只是树大招风,养母虽然一幅双面绣就能卖出几百两银子。可刺绣的坚信外行人又如何能懂?若是让他们知道我娘有这等手艺,只怕会给家里招灾。所以我娘一直藏拙,为了掩人耳目经常做些吃食来卖。”

“那你养母厨艺也不错?”温氏问道。

何言真笑道:“我娘厨艺可好了,我看比这侯府里的厨子强。我这厨艺也尽得我娘真传,母亲待会儿尝尝就知道了。”

温氏听她称呼自己为母亲,对养母却是一口一个我娘,亲疏远近,十分明显。不过也可以理解,她养母毕竟养了她那么多年,又将所有的手艺都传给了她,自然是比她这个半道接过来坐享其成的亲近。

何言真早上是起来熬酱料的,里头放了不少牛肉。在考场里虽然能自己煮面,可这年头的书生一个个都喊着君子远庖厨,哪里会做饭?就算拿起小锅下面,最后也只是清水捞面,谁知道最后做出来的会是什么味道。

她先把酱料煮好,到时候放竹筒里让甄文宣带进去,煮好面以后直接将这酱料拌进去就能吃了。而且这面她是用浓汤煮好再烘干的,不会煮的话,直接滚水往上一浇也熟了。

何言真做好之后就端了一碗给温氏品尝,温氏吃完喜欢极了,难得续了一碗。

“言儿这手艺确实不错,日后宋大公子有福了。”温氏感慨道。

何言真笑道:“他是从小吃惯了的,哪里还会觉得自己有福?”

“那就是从小就有福,他既被你养刁了胃口,日后你便不用担心他被别人笼络了去。”温氏笑道。

“元哥哥原本就不会的,有父亲为他做榜样呢!”何言真笑道,“再说了,我天生一张乌鸦嘴,他哪里敢得罪我呢?”

宋谨元第一次说想娶她的时候,她就跟宋谨元说了,如果真要娶她,日后就得放弃弱水三千,只能取她这一瓢,否则她就咒他终身不举。宋谨元当时就跟她做了保证,她也选择了相信宋谨元,这才同意了这桩婚事。

温氏闻言笑道:“你爹那是穷得没钱纳妾,再加上老太君不够关心他,没想过要在他屋里添人。”

温氏说到这里,声音放低了很多:“不过这话可别让人听见了,否则你祖母忽然想起你爹的话,我这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何言真忍俊不禁:“娘放心吧,父亲肯定不会的。”

真要纳妾早纳了,哪里还能等到现在?更何况现在他们都有三个儿子了,也没纳妾的必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