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悲中喜网名 > 第130章(第1页)

第130章(第1页)

“你不骂我了?”魏元景突然问,语气带着些委屈与小心翼翼的滋味。

程也安下意识地放轻了语气:“不骂你,我知道你需要时间。可这些最根本的原因不在你,小人得志,正义无法伸张,便一直会有人死去,我们如果能早一点行动,便能早一点挽救局面。现在,我们正在做,会败,但败多了便会有经验,败多了便会有成功,一次成功,便是开明盛世,是千秋万代的功劳。

魏元景,你已准备了十年,难道此刻要放弃吗?”

魏元景道:“不是,我没有想放弃……我只是暂时想让自己醉一次,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可反而我却更加清醒,我夜夜梦到我母妃死去的场景,王氏族人被血刃的画面,以及那些贡生们在东厂被折磨至死的样子……更让我痛苦的是,陛下他从来不肯给王氏族人一个机会,他从头到尾都没有信任过我舅舅,他说我舅舅是个奸臣,一直在骗他欺他!他高高在上,多疑薄情,听信谗言,不明黑白!又凭什么说这样的话?!凭什么?!”

魏元景扶住额头,声音颤抖,几欲哭泣,情绪久久不能平息。

但对当年的事,程也安并不熟悉,他只知道邓国公与父亲都告诉他,王文充是个忠臣,不是谋逆之徒,他记得当时死了太多人,无数人受牵连而死,却都喊着冤枉,但陛下从未心软。

“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程也安想问清楚,这样他才能更好地帮助魏元景。

魏元景愣怔了一下,仰头喝了几口浊酒,苦涩蔓延,辣意侵吞脾胃,双目酸涩起来。

“当年……王氏一族隐居在琅琊山,乱世征战,天下不安,先帝为建功立业,亲自到琅琊山请王氏出山,舅舅不忍百姓受苦,不顾族人反对,私自出了山,帮先帝开创晋国,安定社稷,此后王氏族人纷纷出山,在晋国各地为官为将,或开创书院,或经商致富。

后各皇子争储,陛下平庸,不得先帝喜欢,但舅舅却觉陛下果敢狠厉,有帝王之气,便与赵祥忠等宦官合作,帮助陛下登基,并将母亲嫁与陛下,母亲聪慧,常替陛下解疑,得陛下宠爱信任。陛下登基后,众臣多有不服,为稳固皇权,陛下建立东厂,监察百官,亲自督察办案,此后朝堂上下,渐无人敢有异声。

当时,陛下势弱,不得不让宦官干政,培养亲信,舅舅并没有阻拦。可后来东厂渐无法无天,残害忠良,阉党势力壮大,竟能占据朝堂一半,舅舅便多次上书,请求陛下削弱阉党,撤除东厂,并多次与东厂为敌,干涉东厂办案,救了不少官员与百姓。

此番便得罪东厂与阉党,也引起陛下的猜忌。陛下渐疏远舅舅,夺权贬斥,舅舅在朝中为官多年,政绩斐然,盛名在外,不少朝臣为舅舅鸣不平。但舅舅自知陛下为难,便无任何不满,又劝阻朝臣替他说话,但陛下恐怕觉得舅舅在朝中势力错综复杂,有结党嫌疑,此后朝中为官的王氏族人,不是被贬就是被打压,我母亲也因此受到冷落。

十年前,陛下突然召我舅舅进宫,决议微服私访,对外称病,赵祥忠与东厂等人护驾,由舅舅暂时处理朝政。

但陛下出访途中,却多次遭遇刺杀,赵祥忠替陛下挡了一剑,落下腿疾。陛下便不得不临时返京,命东厂调查此事,因途中活捉一刺客,那刺客栽赃我舅舅,称是我舅舅指示。当时的内阁大学士伍易兴便趁机上书,说舅舅结党营私,刺杀陛下,企图扶持我登基篡位,其心不居,其他阉党一派纷纷上书,要求暂时囚禁我舅舅,调查我舅舅的官涯。

我舅舅问心无愧,不怕调查,自请入狱,等待结果。东厂却趁机报复,罗织罪名,陛下不给我舅舅申辩的机会,给王氏一族下了死刑,有官员申冤为舅舅发声者,皆受到牵连,满门抄斩。

这一案,死了太多人。母亲向陛下求饶,留我一命,最后母亲自裁而死,我即刻被送往北境。

那时,我以为在北境的结局也是死亡,可我最终活了下来,但当我调查时,与十年前案子有关的人大都不在,已无从查起。

我想让陛下怀疑,重查旧案,也不得终了。程也安,你说我该如何是好……”

程也安沉默了,这世间事,往往是毁掉一个人容易,证明清白却难上加难。

他没有答案,程也安吞了几口浊酒,开口劝慰魏元景,又像是在劝慰自己:“总会有答案的……”

第57章在佛堂前,你为什么求我平安?

两人便一句接着一句地闲说,伴着浊酒,思绪迷乱,逐渐不顾所以地大胆起来,现实的无奈痛苦,让两人报团取暖,忍不住逐渐袒露心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