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我在大明养生百年TXT > 第43章 对不起我不识字(第2页)

第43章 对不起我不识字(第2页)

朱元璋狭长眸子眯起,吩咐周围侍从离远些,也端来一根木凳在朱雄英身边坐下,这小院中有颗桑树,他仰起头看了看这大桑树,笑道:“雄英,你给皇爷爷老实说,这些知识真是你梦中所学?”

朱雄英伸手挥了一下赶走乱飞的蚊蝇,满不在乎地反问道:“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孙儿不过是个想要我大明远迈汉唐的汉家子罢了。”

“好!”

朱元璋伸手摸了摸朱雄英的脑袋,说道:“你编纂了简化字手册和基础数学手册,还建议重开太学培养胥吏专科人才,这些政策皇爷爷都已在推行,朝中已经不那么太平了……”

朱雄英笑道:“皇爷爷,孙儿知道,这几日已有三拨谍子来探我虚实,都被周大伴妥善解决,这还是发现的,暗处还不知有多少。”

朱雄英看了眼远处小院外,陪着马皇后的那些后宫嫔妃。

朱元璋眸子一闪。

朱雄英随手从地上拾起一块儿石头,朝着远处扔去,砰地一声,他手中小石子犹如暗器,竟直接嵌入篱笆木桩中,看的朱元璋都是一愣。

朱雄英咧嘴笑道:“皇爷爷,您无非是担心孙儿安危,孙儿这不是从东宫搬出来了嘛,我这一个月可不是在这儿吃素的,孙儿除了每日坚持养生,还跟着周大伴学习武艺,现如今我的轻身功夫还有金钟罩功夫,暗器功夫都已算入门,三五人来抓不着我。”

朱元璋哭笑不得,自己这大孙儿倒是有趣。

“那你梦中,可还有八岁大劫?”

朱雄英愣住,他苦着脸坐下,低声道:“皇爷爷,您对文官和乡吏用重刑,他们都怕您,但是您也知道不能对他们太狠,否则我皇明收不起粮税,所以我爹用怀柔手段,您则菩萨金刚怒目施以雷霆手段,这样好是好的,但是您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这帮文官儿和胥吏,有好些是传家十世的儒学大族,只要咱们后辈朱明皇帝还是用儒生的,他们儒教中人早晚成为一个庞大的朋党,您和爹,他们把控不了,难免会将注意放在我身上,就譬如说方孝孺……”

“孙儿这八岁大劫,实则是看我大明的治国之策,若是我皇明国策有利于他们,孙儿自然无病无灾,若是我皇明国策对他们不利……”

朱雄英没有将话说完,朱元璋抿着嘴咬着后槽牙,望着远处的毛骧等锦衣卫,道:“孙儿你放心,刀子在咱手中,只要咱能动弹,这帮狗官儿欺不到你们头上!”

方孝孺在去年被宋濂和宋濂门人举荐,在今年持信前来拜见朱元璋,作诗两首献给朱元璋。

本来在原时空,方孝孺的诗未被朱元璋看上,打发他回去了。

可是在这个时空里,方孝孺的老师宋濂亲自写信举荐他给太子朱标,请太子朱标为他谋个差事,朱标便将他推给朱元璋,交谈一番发现方孝孺倒是个读书种子,便让他先给皇长孙朱雄英做伴读。

其实若论到博学,方孝孺的才华并不算博儒,但他老师宋濂乃是浙东四贤,太子朱标的老师,这个金字招牌使得朱元璋也得重视一番。

普通的儒生,哪有资格给朱标写信?

这伴读,其实就是未来的六部尚书,左右丞相后备人才了。

朱雄英见朱元璋头发花白,心中一时也不知说些什么好,如今受制于时代局限性,乡吏欺瞒县官,县官欺瞒知府,知府欺瞒朝廷,而乡吏又和商人勾结起来,“官斗不过吏,吏受制于商”,甚至后世到了明中后期,商人已经成了很庞大的力量,山西的八大蝗商可以直接卖国影响国运……如今大明朝廷真正能掌握的实际上是武将勋贵,大明开国功臣集团,对朱元璋有极高的忠诚度,靠着武力的威慑将整个天下维持着平衡,维护着皇权的尊严。

等到堡宗在土木堡作了一回,武将勋贵团灭之后,皇权就再也无法和文官集团抗衡了,因为文官已经将兵部牢牢的攥在了手里。

此时朱元璋有很多国策,在前世那个时空看来过于苛刻,比如说官员犯了事,戴着枷锁镣铐办公,官员俸禄较低……但是以他这个时代的眼界局限性,能让吏治清明的方法,实在有限。

而这些政策这时候欺压文官一时爽,到了后边儿都得朱明后辈天子去还……

“皇爷爷,咱们新开太学,要专门培养各类胥吏,日后也给他们授予官职,让底层小吏为我所用,多培养一些良家子,让朝堂上有新的势力能发声,再抓紧枪杆子,我皇明国朝才可稳固。”

“治大国如烹小鲜,皇爷爷您也不用过于操劳,抓大放小,您应该将政策交代下去,具体实施毕竟是看文官乡吏,您和父亲应该抓好监管,多派检校锦衣卫,坐探暗谍,在各地巡视政策落实情况,提高一些认真做事的官吏待遇,抓一批打一批,监管到位了,您也能轻松些抽出点时间来陪皇奶奶……”

朱雄英低垂下眼睑,捏着衣角默不作声地看着自己脚尖:“我每日起的极早,常能看到皇奶奶早晨一个人在御花园中晨练,她常一个人孤零零走在园子里,偶尔会坐在前面那亭中,望着奉天殿的方向,就那么一个人,孤零零的,望着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