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我在大明养生百年TXT > 第58章 但有红旗处皆唱大明歌(第2页)

第58章 但有红旗处皆唱大明歌(第2页)

“爹啊,这个暂且不说,你们放心,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如今我皇明只要按照一五计划走完,不说多的,全国大部分老百姓都有地耕种,而且大明皇家银行,随着军驿开遍各地,也就能慢慢掌握全国的经济命脉。”

“再以大明皇家银行发粮饷给各地卫所兵,掌握粮草后勤,抓住枪杆子,我大明就已经强大一半了。”

“二五计划搞经济和三五计划抓军队,都需要专业人才,咱们如今在各地建立县学,府学,太学分校,不就是为了储备人才嘛,夏日种瓜,冬日得豆,如今瓜果都已经种下,结出来什么果子,那就看后来人施展。”

“咱大明要保江山万代,需得有百年时间打下万世根基,我如今对外面的风风雨雨没甚么兴趣,在没有绝对的自保能力之前,绝不出宫。”

朱标和李文忠都是欣慰表情。

“雄英长大了……”

朱标感叹道。

“非也!”

“咱不是长大了,咱是豁出去了,不怕了!”

朱元璋听得哈哈大笑,他亲自端来一些吃食放入火锅中,伸手敲了敲筷子,道:“雄英,太学开学你都不去?为了这太学,你可是费了不少心思。”

朱雄英抿着嘴,咬牙想了想,最后还是摇头。

“不去!”

“孙儿非是怕死,而是孙儿想在太学教的知识过于颠覆传统。”

“我皇明对于儒学,既要用,也要防。”

“纵观各朝帝王,无外乎儒皮法骨,若是今年开科举成为定例,日后年年都有儒学门人入朝为官,初期不显,过二三十年,三五十年,天下的大仗小仗都打完了,自然是这帮读书人更受器重,难免形成庞大无比的朋党。”

“他们以商养吏,靠吏赚钱,再以钱入学,循环反复,那时我朱明皇室,武将勋贵危矣。”

“所以,在孙儿没有掌握自己的枪杆子,能以理服人,让那帮传统儒学老夫子们不敢指手画脚之前,孙儿是不会冒头的。”

朱元璋眯起了眼。

“此话咱记着了,可还有其他说道?”

朱雄英点了点头。

“其一是各地县学,府学,太学和国子监,初一十五,都要唱国歌升国旗,国歌便是我大明歌,国旗自然就是红旗!”

“我大明乃是红巾义军起事,红旗飘处,便是大明!”

“此事不仅要在学校推行,官府,军队,也要形成定例。”

“但有红旗处,皆唱大明歌!”

朱元璋眸子闪烁,重重地点了点头。

“另外,大明皇家银行的金银,运钞车需得十分保险,这大明宝钞,要多费些心思,在上面印防伪暗花儿,再把皇爷爷您的头像印上去,还有这个,我大明各处名胜古迹,譬如说那捕鱼儿海,还有那北海,李太白出生地碎叶城等,不同面值的宝钞,印不同的头像风景。”

“呵呵,好。”

朱元璋咧嘴大笑。

朱标又道:“雄英呐,你所说那会出声儿的银钱,咱已经让宝源局和宝泉局的匠人们着手制作,过一阵就有信。”

朱雄英眼睛一亮,拍桌子道:“对,爹,这个可是十分重要,银钱用银少,纯银耗银多,咱们大明的金银都被北元贵族卷跑了,海陆贸易商道不通,得悠着点。”

李文忠闻言,抿了抿嘴,忍不住插嘴道:“这倒无妨,北元王公贵族,多使管家色目人,以驼马来我大明,购买各类茶叶,丝绸,还有盐巴,他们北地盐巴味苦有沙,我大明盐纯白如雪,西番诸吐蕃部落也是如此。”

朱雄英道:“盐可是个好东西,茶叶也是……”

“爹,我给您那本书,讲述海盐晒盐法的那本,您可有研习?”

朱标重重点头,他点头之后,却深吸了一口气,眼眸闪烁凝重道:“如今短时间内,我皇明不能大规模普及海盐法,至少,一五计划完成之前不能。”

“为何!?”

朱雄英奇了怪了。

晒盐法,尤其是海盐板晒法,得盐多,方便简单。

朱标苦笑:“一来我大明盐场,多以官盐为主,民间盐田,多是勋贵王公持股,或是地方土豪。”

“如今大明九边,处处需要粮饷,处处需要军马,一旦放开海盐晒盐法,盐引之策便废,盐价下跌不值钱,那商人们就不愿运粮筹边换取盐引,他们之所以愿意千里迢迢运粮去换盐引,无非是盐价暴利,不愁销路。”

“若真到了那天,我皇明的盐巴人人都吃的起了,地方军屯卫所之军粮辎重,就全都需要官府自筹马队运送,耗费颇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