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我在大明养生百年朱雄英 > 第60章 师傅我有点怕(第2页)

第60章 师傅我有点怕(第2页)

朱雄英伸出右手小拇指来,笑嘻嘻地露出洁白的牙齿。

“这本书没写完,奶奶您得好好吃补品,把身体养好,不然孙儿这本书写出来,谁来帮我审呀,奶奶您说对不对?”

“你这个小机灵……”

……

秦淮河畔,花船上。

李善长默不作声地站在船房边,眺望着远方,他弟弟李存义忧心忡忡地来回踱步。

“哥,这上位是把咱老李家放在火炉上烤哇!”

如今朱元璋采取了朱雄英的建议,抓大放小,在朝廷当中广立耳目,将权力下放。

越是放权,李善长等权贵却越如履薄冰。

锦衣卫,国安司,军情司,这几个特务谍子机构疯狂扩充招人,朝中大小官员,地方能员干吏身边多了不少坐桩暗谍。

以南人监北官,以北人督南官,以皇室诸藩王监管地方群臣,又用地方官吏监督藩王。

彼此之间互无交集,归属于锦衣卫,国安司,军情司。

而朱元璋和朱标,则是主抓这三司谍报。

这直接导致这一段时间以来,京官和地方官人人自危,战战兢兢。

就算是谨慎如李善长,也不得不冒着巨大风险,偷偷的出来见一面自己弟弟李存义通个气。

因为在李府上“隔墙有耳”。

李善长知道朱元璋在他身边安插着谍子,他有时也会故意透过身边人向上位传几句话,譬如说李善长故意说无非是问天下多要了两分田。

他敢不要么?

王翦伐楚之前,便多问秦始皇要良田,伐楚途中多次催问良田授与否,真是王翦贪图良田?

若是他李善长两袖清风,不贪财不好色,又不吞没良田,上位怕是马上就要睡不着了……

如今,上位不仅恢复了李善长很多职务,还有意识的故意放权,就连太子朱标也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太学和国子监,还有即将开始的科举。

李善长一下子成了大明朝廷,台面上的最高行政长官。

和胡惟庸案发时,何其相似?

李善长眯起眼,精瘦脸颊更瘦了,瘦的颧骨露出,但是眼睛依旧清亮,他叹气道:“有些事,由不得上位不做呀……”

他深深吐出一口气。

李存义咬着牙,他儿子,侄子,还有李善长的儿子,这段时间都得到高位,不知道是不是朱元璋有些黑色幽默,故意使李善长之子李祺为营田使,负责在一些淮西权贵扎堆的地方收粮税,又让李存义的儿子去负责江西,湖广等地移民分田授田。

这收粮税和分田授田,都是油水十足的差事。

新开张的大明皇家银行,也多用李家人管事,皇私合营的大商铺,掌柜东家全从李家出。

由于锦衣卫强行上门卖国债“名声在外”,加上以上一系列种种,导致天下许多人恨极了李家,个个骂李善长。

“那咱怎么办?”

李存义问道。

李善长望着远处,叹气说:“你这段时间不仅不能金盆洗手,反而要变本加厉的敛财,你敛财越多,上位越放心,但敛财之时,也要帮着皇家做事,如此我李家还能得几十年富贵,至少能富贵到我身死。”

“若是你陡然清高廉洁起来,开始约束手下子侄辈,那我李家就距离家破人亡不远了。”

李善长侧过头深深地瞥了李存义一眼。

李存义心中一惊,随后苦涩笑道:“哥,咱也想清廉,现如今咱李家清廉的了吗?你就说这移民授田,江西许多良田,咱还没开始赶走原住民去湖广收回田来呢,淮西老人就拿着宝钞上门来了,直言要买,还将地方划好了,那都是当年提着脑袋一起砍蒙元蛮子的交情,咱能不收么?”

“我若是不收,保证又有人来戳咱脊梁,说咱们老李家忘本,自个儿富贵了,也不提携淮西老人。”

李善长闻言,也是哈哈苦笑两声。

人情这碗饭,属实难吃。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