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四合院我傻柱 > 番外九 一大妈(第1页)

番外九 一大妈(第1页)

一大妈原名李翠,和易中海相识于微末。

那时候易中海还什么都不是,他天天为着活下去而算计着。一个没有背景,只身来四九城闯荡的年轻人,可不就是天天想着怎么活下去,亦或是下一顿饭辙在哪儿。

李家小门小户,李翠有一个兄弟,父母双全,家里有城边上有一个不大的院子,房子有上大小七间,当然,这里面包括了做饭和堆杂物的地方。一家人住在那里,也算是和和美美。

父亲有个不错的手艺,卖冰糖葫芦。一立了秋,父亲就带着弟弟去山里收山里红,为着下半年的买卖做着准备。

李翠打小就和母亲一起收拾着山里红,不管多凉的水,也得下手洗干净。

虽说一年只干半年,但是也足够养活一家子人。剩下的半年时间里,父亲就带着弟弟去城里干些杂活,多少也算是一个进项,这些钱就是李家的备用金。

这天李翠开门就往外倒水,正好倒在了一个人的身上。这个人正躺在李家门口,被突如其来的一盆水,浇了个透心凉。

李家是良善之家,哪能让别人干受了这份委屈,忙把这个人请进院里,李翠又急忙拿出兄弟的干衣裳给他换上。她又赶紧把此人的湿衣裳给洗出来,晾上。

李父回到家里,看到一个后生在院里正劈着柴,他连忙问老伴怎么个情况。

衣裳一时半会儿干不了,李家就留那后生在家里吃了顿饭,并且收拾了一下柴房,让他先将就一夜。

后生很感激,泪水涟涟,一个劲儿地道谢。

老李有些意外,追问着小伙子的情况。这才知道,他已经两天没吃过一点儿东西了。要不是李翠在他一进门的时候,给了碗姜糖水,他连握斧头的力气都没有。

然后才知道这后生姓易,叫中海,从河北来京混口饭吃。有时候能找到一些短工来做,有时候什么活都没有。

这两天运气不好,到手的好活儿,也让同乡给抢走了。他只能一路朝城外走,看看能不能要点儿吃的。

————

李家人心善,再加上易中海年轻时也算是一表人才,就把柴房收拾出来,暂借给易中海存身。

易中海干活不惜力,帮着李家挑山里红时,非得比那爷俩多加上二十多斤。这一走就是几十里路,看得李家爷俩都挑指称赞,连夸他是个实在的后生。

李家一到开始忙碌的下半年,易中海就很少去外面找活计,都是留在李家帮忙。老李要给他工资,他总是推辞掉,一再声称,自己一无所有,只有用这一身的力气来报答恩人一家。

对于这样实在、肯干的年轻人,哪家父母能有免疫力。看着和女儿一起淘洗山里红的易中海,老俩口就商量着招上这一门女婿也是个不错的。

自己家里人丁少,招一个女婿来,以后也是儿子的一个不错的助力。

————

李翠对易中海,一开始满心是歉意,再后来是同情。后来在一起干活的时间长了,接触多了,她对易中海就有了好感。

不是那年头的女人眼头浅,见到一个不错的就会喜欢上。而是易中海的确也不错。论个头,他将近有一米八,是少有的大个头儿。论长相,方方正正的,很符合以前人们的审美习惯。脾气又好,勤奋肯干。不看上这样的男人,还能看上哪一般?

李翠自从心里对易中海多少有了好感之后,易中海有时候回来晚,她都偷偷地给他留点吃食。

这一来二去,两个人早就看对了眼儿。只是易中海感觉自己连间房子都没有,所以他从来没敢提娶李翠的事儿。

三六年,娄逊之的工厂招工,易中海知道这个机会之后,连夜去排队。最后仗着认识两个字,他被录用了。

————

易中海有个地方上工之后,很快又遇到了难处,他没钱拜师父。

过去学手艺,是一定要拜师的,你不磕头顶帖,谁会教你手艺。拜师仪式,总得有几个人主持一下吧,同门的师兄弟们,师叔师大爷们,总得一起吃饭顿,认识一下,热闹一下吧。

易中海刚上工,还什么都不是的一个人,哪里有闲钱请客。

看到易中海经常愁容满面,李翠总是旁敲侧击打听着。很快李翠就知道了来龙去脉。

她把事情讲给了父母,老李头一合计,这也差不多了,就把闺女嫁给他吧,自己这个老仗人杆子,帮他出钱拜师父,那一切都是名正言顺了。

就这么着,易中海娶了李翠,也顺利地拜师学起了手艺。他悟性多好,那也真说不上。但是他肯干,踏实地练手艺。这世界上的事儿,就怕一个勤字。

再加上他待师父和师娘也很孝顺,三节两寿从来没有忘过。每次都是早早地登门,给二老磕头,然后奉上一点自己的心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