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只为在盛世秀恩爱格格党 > 第43章(第1页)

第43章(第1页)

“锄地去了,不说这个。”

顾父走近书案,看到左上角放置的一摞纸张,好奇地拿起来,是下午四个人写的数字。

“这就是你说的能让算术变简单的数字吗?”

“除了长得奇怪,也没什么特别的。”

叶如尘笑了笑:“不是它能让算术变简单,而是要结合一些运算符号和公式。”

顾父问道:“运算我懂,符号也知,运算符号何意?是将加、减、乘、除等运算过程用一个符号代替吗?”

“正解!”

不亏是老丈人,沟通无障碍的感觉太好了。

话不多说,叶如尘直接拿出九章算术,翻开,找了道简单的“方田”,就是计算图形面积。

叶如尘读完题想都不用想,直接在纸上写出式子,短短三行,瞬息之间说出了答案。

顾父诧异,看了看题,再看看叶如尘写的过程,一脸懵。

题是很简单没错,但这过程是不是太短了?

叶如尘和顾父讲了讲几个数字排列在一起的念法,又解释了“+-x÷=”的含义。

“比如“八万四千三百五十六”,直接写作“84356”,不用再写出“万、千、百、十”这几个中间字。”

这并不难理解,顾父有很深的算术基础,叶如尘一讲他就听懂了,只是看着别扭,不能很快的适应。

顾父拿过九章算术,往后翻了道“粟米”题,递给叶如尘,叶如尘看了一眼,又是迅速写出过程。

说实话,这种比例折换的题,他都不用动笔,心算就够了。

顾父接着翻,“衰分”、“少广”、“商功”等等。

每一题叶如尘都很快的写了出来,中间出现了新的奇怪符号,顾父看后有几分猜测,倒也没问,继续找题。

直至本书中最难的一道题,被叶如尘用了不足半刻钟就写出来,而且过程极为简短时,找题活动正式结束。

顾父看他的眼神都变了,默默合上书,搬了一把凳子挨着叶如尘坐下,“快教教我,这个是怎么用的?”

《九章算术》,是现今几大算经中最重要的一本,极具了多少代人的智慧,也是科举必考项。

院试就不说了,乡试和会试,每年不知道有多少考生因为算术不好被拒之门外。

顾父当年八股文作的不算出众,就是靠着算术好,才得了“榜眼”之名,并进了工部。

然而难倒众学子的九章算术,在叶如尘这里却如小儿科一般,简直不可思议。

叶如尘耐心的从头开始讲起,“这数字的写法

,是我在一本书中看到的,应该是从西方传来,我叫它西数。”

之所以不叫阿拉伯数字,一是因为它并非出自阿拉伯,二是不确定是否有阿拉伯这个国家,就算有,这时候也不一定是这个写法。

暂时抛开九章算术,要从最基础开始,即第一步,认识数字,掌握“个十百千位”,这个很容易理解。

然后是运算符号、加减法竖式计算、乘除法竖式计算,这个地方,叶如尘是一边在纸上写一边解释,讲的十分详细。

顾父就有些坐不住了,眼睛亮闪闪,让叶如尘出了一堆题给他练习。

加减乘除自然是难不倒顾父的,他感兴趣的是这种形式的计算方法,看起来尤为简洁。

“妙,妙极了!”

做了十几道题后,顾父更加确定了。

要知道较大数值的算法,如果离开了算盘是很难的!

除了精通此道的商人或极具天赋的书生,能做到心算的人寥寥无几,这并不是大家笨,而是思维被局限了。

因为心算的前提就是实际操作要极其熟练,然后将现实搬到脑海中去,若现实中都不简单,那心算自然更难。

比如珠心算,指的是在脑海中打算盘,不但需要熟练掌握算盘打法,还要有强大的记忆力,记住脑海中的每一步操作,一步错,步步错。

在珠算出现之前的“算筹”更是如此,所以能做到心算的人并不多。

而眼前这种竖式计算,操作便利,在手边没有算盘时,只需要简单的一笔一纸就能轻松得出结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