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破阵曲陆清扬原文及翻译 > 第25章(第1页)

第25章(第1页)

当初没让周岚月进内阁,一是因为周家她老爹正值盛年还未荣休,仍是内阁大臣,父女二人同在内阁未免失衡,令众臣不满;二是因为她需要一位心腹做直属于自己的耳目,控制了乾仪卫,行事也可方便些。

周岚月心思敏锐,行事果断,平日里有内阁商议之事,朱缨也从不对她避讳。

汪成听罢也不好再说什么,退回先前的位置,不着痕迹向右前方向一瞥。

见时候差不多了,朱缨清声道:“今日召各位爱卿前来,是为先前的劣币一事,严卿。”

“是。”严庚祥恭敬应下,出列道:

“有乾仪卫从旁协助,劣币清查之事已全部结束,除了先前陛下手中那几枚外,还在魏都几十户百姓处发现,数量不多,如今已全部召回。”

“臣已将各地送上的消息一一看过,得知劣币只在魏都有过踪迹,且均出于德宁钱庄。此外,所有劣币皆产自康乐九年至十一年,其中铜含量不足正常钱币的一半,乃是以铅代铜所铸。”

先前那些劣币朱缨已在朝堂上公之于众,此时众人均是了然。那些铜钱看似寻常,但仔细辨别便知分量不够,且质地脆而易碎,原来是减少了铜、增加了铅的缘故。

“德宁钱庄······”大臣中不乏有人记得这曾是宁氏的产业,议论声渐起。

“诸位大人不必猜疑,康乐八年先帝下令官家禁商,自此德宁钱庄便被发卖,与宁氏扯不上干系。”宁氏是外戚,朱缨不便开口,朱绣开口解围道。

宁深拱手,接话道:“宁氏家业清白,早在先帝禁商时便脱了个干净,绝无逾矩之事。”

“宁尚书无须多虑。”

严庚祥身为内阁次辅,在朝中影响颇深,见自家学生遭疑,自然不会袖手旁观:“此次清查若无宁家提供线索,户部行事绝不会如此顺利。”

这位严阁老是先帝在位时一力提拔上来的寒门子,一向只忠于皇帝,是康乐帝为制衡世家培养出的心腹,也为朱缨留下了一位纯臣。

“宫外情况如此,宫内朕已命人查过。”

朱缨道:“其余宫室皆无大碍,仅坤宁宫一处查出一匣子德宁钱,但并非铅所制,乃是正常的铜钱,诸位爱卿不必挂心。”

这说法是之前她与谢韫商量好的,坤宁宫查出劣币一事不算小,如今朝堂之上势力难分,她作为皇帝,尽数坦诚未必是好事,不如暂且隐瞒,先在暗中查。

前半句话让众臣心一提,待到朱缨话毕才又放回肚里。

“岚月。”朱缨唤了周岚月一声,示意她来说。

众臣皆暗叹,尚在议事,女帝不称官职直唤其名,宠信若此,真是给足了脸面。

康乐年间御监司勾结前朝势大,压制乾仪卫多年,新帝登位后那阉人集团便被一锅端了,而乾仪卫交由女子掌权,可谓一步登天、风头十足。

“据宁尚书所说,德宁钱庄后来卖给了一个魏都的富商,之后没几年却闭了店,实是蹊跷。”

周岚月目光在宁深处顿了顿,随后转向众臣,“乾仪卫继续查,发现在康乐十一年钱庄闭店后,那富商却弃下万贯家财,带着妻儿老母匆匆去了蜀地,之后便再也没有回来。”

“朕已派人去蜀州查其下落,但愿能有些眉目。”

若想查清德宁劣币一事,这富商乃是十分关键的人物。

朱缨垂首又抬起,丹凤眼眯了眯,话锋一转:“经此一事,这钱币倒是引起了朕的关注。朕想着,若想一劳永逸,避免劣币再生祸及社稷,总要有个办法才是。”

不能再这样受制于人,这权,今日她非收些回来不可。

殿内嘈杂声又起,众人低声谈论着,一时无人接话。

全程静听的许瞻上前一步,朝朱缨揖道:“臣启奏,历年来铸币所需材料均为定量,既如此,何不将矿采权收回官府,再给各钱庄统一发放所采之物?”

朱缨凝神思量,许瞻这个首辅可不是庸碌之辈,所提意见一向可靠。

她仔细想了想,矿地由私家掌管,皆是地方数一数二的豪富,每年油水不会少捞。

若是由官府收管,再与他们合作经营开采,一举两得,确实不失为上策。

“不可!”

李士荣听罢几乎掩饰不住惊乱,立即反驳:“矿地一向由当地大贾管辖,势力不容小觑,官府贸然有所动作,未免有损双方情谊,弊处颇多,恐引发矛盾·······”

“李大人慎言!”

许瞻提声将其打断,侧身向后看去,眼含警告道:“贵农耕,贱商贾,这是祖宗立下的规矩。区区几个商户,如何就要官府忍气吞声,顾及什么情谊了?”

李士荣如梦初醒,慌忙跪地请罪:“是臣失言,请陛下降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