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大山里的青春罗晓感人故事 > 第三十五章大山里的好东西(第1页)

第三十五章大山里的好东西(第1页)

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一直都觉得每一天甚至是每堂课都是在“熬”的江源,在星期四和星期五这两天,反而觉得过得飞快。

几个孩子都到齐了,而且跟以前没什么两样,该玩的还玩,该闹的还闹,几天前的事情,似乎对他们根本就没造成什么影响。

反而是孔遂,原本不太跟王志权,胖墩他们一起玩的,这两天也是时不时跟王志权他们搅在了一起,虽然看得出来孔遂还是有些勉强,但不管怎么样,这应该是个好的开始。

但不管是在上课的时候还是下课了,几个孩子问江源最多的问题,就只有一个:江源会不会留下来,继续教书?

这个问题,江源还真是不好回答,原来很后悔来这里,到了这里教书,江源又觉得是在熬日子,所以江源怎么都想着能够早点儿逃出大青山,能够回去。

可是现在,所有的人都把选择权交给自己了,江源却又犹豫,或者说是迷茫了起来,但让江源犹豫,迷茫的东西,江源自己也不知道是些什么。

只是江源看着一大堆朱艳珊帮着弄来的山货,江源都傻了眼。

山药、蘑菇、核桃、野生猕猴桃、鸡蛋、老母鸡……甚至还有一篮子菜蔬。

朱艳珊很是骄傲的跟江源说,这山药是新挖的,大青山土质好,气候也特殊,山药根本用不着打农药防治病虫害,也因为公路不便,用不起化肥,所以,这山药绝对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城里人都不容易吃得到的。

蘑菇是干蘑菇,别看着黑黑的不好看,但绝对营养丰富,这里的核桃和野生猕猴桃,可都是真正的山货,吃得上的人,那绝对都是福气。

“这么大一堆,你想累死我啊!”江源却不领情,这杂七杂八一大堆,怕都得两个人挑了,自己一个人哪里能带得走?

再说了,这些东西,应该都是朱艳珊自己花钱,从村子那里老头子老太太手里搜刮来的,朱艳珊是花了钱,但江源却欠他们一个情。

对江源来说,这些,都是大青山里的好东西,但也可能是那些老头子老太太一点一点积攒出来的,钱,反而没那么重要。

朱艳珊“咯咯”的一笑:“你放心,累不着你的,下山呢,我联系了马大叔、赵大叔帮你挑,到了山下,就直接上车,最多,到你家门口,你自己搬一下,不会太累的。”

“你这得花多少钱啊,你至于吗?”江源瞪着朱艳珊,一脸不快。

本来,那天晚上,老妈打电话过来,要自己回去,自己也就随口一说,弄些山货回去孝敬她,没想到朱艳珊还就当真了,还弄了这么大一堆。

朱艳珊一边帮着打包收拾,一边挺坦诚的答道:“这山药嘛,是我爸爸自己种的,往年还能拿到镇上去卖,现在也就只能自己吃了,可又吃不完,蘑菇是我自家晒的,一大堆,我都没敢拿太多,怕你带不走,核桃猕猴桃,我自个儿上山摘的,没花钱,鸡和鸡蛋都是我自己家养的……”

顿了顿,朱艳珊拿起那篮子菜蔬,篮子是手工编织的竹篮子,很精致,跟江源见过的竹艺产品都差不了多少,篮子里的菜,倒不是江源见过那些农贸市场里面那种翠绿,反而带着一点儿淡黄。

不过,江源知道,这菜,是因为没见过农药和化肥,所以绝对不会存在什么化工残留之类的问题。

只是这大老远的带着一篮子蔬菜,当真是没那个必要吧。

可江源没想到的是,朱艳珊笑着说道:“这个啊,你还真得带上,要不然,曾顺莹可就得哭鼻子了。”

“啊……”江源是真正的愣住了,这篮子菜蔬,竟然是曾顺莹送给自己的。

一时之间,江源的喉咙都忍不住有些发堵,忍不住把这一篮子菜蔬拿到了自己的手里——曾顺莹这一篮子蔬菜,可就算是这所有的山货中间,最为珍贵的了。

其他的,诸如山药、鸡蛋,哪怕都是些难得的好东西,但江源都觉得,能不带就不带,能不拿就不拿,但这篮子蔬菜,江源决定,收了!

但朱艳珊见江源目不转睛的看着篮子,顿时笑了笑:“这篮子好看吧,是曾大叔的手笔,听说,年青那会儿,十里八乡哪家要箩筐背篓,篮子席子,可都是来请曾大叔。”

江源怔了怔:“曾大叔还有么好的手艺,怎么在他家里,没怎么看到这样的用具。”

朱艳珊又叹了口气:“只是这些年,村里的人大多外出,需要的竹制用具很少,曾大叔又让毛病拖着,唉,没法子啊……”

朱艳珊这么一说,江源释然,曾福贵被病拖得话都不大愿说了,哪里还有力气编织这些竹制用具,家里没几样这样的用具,自然也不稀奇了。

说话间,马大叔和赵大叔拿着扁担过来,马大叔五十多岁,一脸慈和,但是那身子骨健朗得很,身材也很高大魁梧,行动之间,依旧带着一股虎虎生气,赵大叔略矮瘦了些,已经过了六十岁,但显得精壮,脸上也透着一股子“人老成精”的精明。

到了跟前,打了招呼,赵大叔跟马大叔都看着地上的东西,赵大叔居然有些迟疑的问朱艳珊:“艳珊,就这些,两个人?”

在江源看来一大堆自己都会被累死的东西,但在赵大叔跟马大叔看来,似乎还是少了点儿,两个人,实在是有点儿浪费人力。

朱艳珊笑了笑:“是啊,这不是路上不好走吗,多个人,有照应,也轻松一些。”

马大叔却一言不发,自顾自的开始收拾东西,做成担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