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春风不度玉门关运用了什么手法 > 第47章(第1页)

第47章(第1页)

眼看要到元日,府邸里头肉眼可见地忙起来,四处张灯结彩,挂着彩绸,桌上摆着五辛盘,以葱姜蒜,韭和云台拼成。

酒缸里屯着椒柏酒,是以花椒和柏树叶浸酒食用,可去病延年。

府里每日来往的人也不少,和往年一样,几个旁支的子弟早早地领着一大家子人来贺新年,便是那稍稍能沾点儿边的亲族也要带着子孙新妇上门来,更遑论朝廷里的重臣宗亲,诺大的宅院日日人满为患,竟找不到一处空闲。

每每到这个时候,府里的差役都不够用,得从外面临时再雇上些人。府里进进出出一直要忙到天明。

王桓找不到能躲清闲的地儿,只能耷拉着脑袋跟在自家兄弟后面,故作深沉地保持缄默。因为一旦你开口,便要想他面前的兄长王笙一样,说到口干舌燥也停不下来。

哪怕是光给路过问好的人点点头打个招呼,寒暄一番,便要累死人了。也亏得王笙还能认得出这是哪一房姑姑家的外甥的侄子。

“这位就是桓儿吧。”

尽管王桓已经尽量装死不开口,但总有人要提一提。王桓实在是不认识面前这个贵妇人是谁,只能抿唇微笑,点了点头。

“桓儿一举打下南阳,建康城里都传遍了,封赏的旨意想必年后归朝时便要下来,真真是少年英杰,日后必定也是封侯拜相,光耀门庭啊。”

“表舅母过誉了。”

王桓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抬头看了王笙一眼,对方立马意会,上前一步替他回答道。

那名妇人却还不想离去,又上前一步,目光热切地盯着王桓,“不知桓儿可有婚配?我娘家正好有一外甥女,与你年岁相当,正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呀。”

尽管这些天来提这一茬子的人不少,但却少有如此直白的,世家婚配讲究一个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哪有直接问到小辈头上的。

这话就连一旁的王笙听了,也皱起了眉头。

“我这个做兄长的婚事还未定下,哪里就轮到他了。况且,桓儿的婚事自有父亲做主,旁人岂能左右。”

那妇人闻言,也知自己唐突,讪讪地笑了两声离开。

王笙这一路走过来也是口干舌燥,干脆拉着王桓一起绕过人群躲到后院柴房外躲个清净。

“每逢年关,都要走上这么一遭,实在是累人。要不是今日几个兄长不在,怎么也轮不到我们俩来招待宾客。”

王笙给自己倒了杯茶水,一口饮尽,又一连喝了几杯。王导五子二女,王笙行三,与王桓年岁差不多,剩余两个弟弟年龄尚小,都跟在母亲后面。

“兄长犯不着和这些不相干的亲戚置气。”

王笙平日里不爱读书,最善书法,喜好作画,是个富贵闲人。几个哥哥都早已入朝为官,只有他至今还无官职傍身。

“我何至于和他们置气,对了,去年陛下赏了父亲一座山庄,就在城郊,我找人引了温泉,过几日空闲了,带你去玩玩。顺便也和几个世家子弟熟悉熟悉,往后你做了官,少不得要和他们打交道,总像现在一样躲在我后面可不行。”

王桓如今虽还只是一介白衣,但明眼人都知道,他这些年在荆州多次平叛有功,每次都只赏赐些金银。

这次王桓只一万兵马攻下南阳,是晋南建国以来第一次剑指北上,功不可没,年后必定会有加封。

“我不善与人应酬,况且,你们吟诗作画,曲水流觞,我也没什么兴趣。下次兄长组织一场比武大会相邀,我必定出席。”

王笙摇了摇头也不再劝说,以王氏如今的煊赫,自有人上赶着来巴结,倒也不用他们事事亲为。

第25章卷一荆州风云25-宴饮

新年伊始,建康城一连下了好几日的大雪,府邸门口的石狮子不过一个晚上,就成了白花花的一团,一阵风吹过,树梢轻轻抖动,雪就落了行人满头。

南方难见这样的雪景,王桓清早起来就被付蹇拽去郊外的山庄饮宴。

“怀聿,这几日叫你都不见人影,只能亲自上门来堵你。说起来这建康的世家子弟,哪个像你一样在家里躲清闲。”

付蹇骑着马走在王桓侧面,看着他在宽大的袖袍外裹了一件狐皮披风,狐皮纯净洁白如雪,若不是还有匹枣红色的马儿,便是要连带着整个人融进雪里去了。

“你知我不爱出门,何苦非要拽上我?”

王桓伸手拢了拢自己身上的披风。他一年难得回几次建康,若是无事,便只有年关呆在这儿。比起这纸醉金迷的建康,他还是更爱他的荆州。

“今日不一样,前几日借着年关,前燕的使者进京,领头的叫冯凌,据说是那冯翼的哥哥,今日他也在你哥哥的庄子里饮宴,咱们不得去煞煞他的威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