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女编剧和男编剧 > 第45章(第1页)

第45章(第1页)

曾伟贤一边录音,一边记录,对比看来,他之前的用词很不标准。

她说的词,很多是原著里没有的。

第23章免打扰

每一个剧本都会多多少少涉及一个职业领域。

她每次在接到新的剧本之后,都会看很多专业领域的书籍,市面上律政剧是最多的,并且观众是最多,最稳定的,可看性也比较强,所以她家里有很多法律的书籍。

刑侦剧也是悬疑恐怖分类中占比非常高的,很多刑侦专业书籍,犯罪心理学相关书籍也是很多。

“小雯姐,那你觉得我们如何去界定,影视化的作品和专业的刑侦书籍呢。”曾伟贤为了追求速度,确实没有看相关书籍,所以显得粗糙点。

“首先,影视化的作品,现如今市场非常内卷,就像是中午李导提到的短剧,也会来刑侦悬疑这个赛道分一杯羹。”

“s所以要区分同时期的作品,咱们一定要防止《成为罪犯》作品同质化问题,而且豆瓣是一个大平台,定位的用户是高质量的,有思想的观众群体,所以专业化术语可以稍稍提升一点。”

“但是,关于标注的问题,删字,加字,都要标注好,咱们的想法和甲方如果有任何的冲突,一切按照甲方的意思来修改。”

关于行业下沉的问题,其实在2017年影视寒冬就开始了,短视频的兴起,也对影视化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以至于编剧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

李导在下面,认可地点着头,开口,“那十个案子的所有关于法医情节,和尸体分析的都要改吗?”

过度放大专业情节,也是对观众审美疲劳的一个挑战。

老祖宗说得好,凡事都要一个度。

观众看的本质上是情绪,白天上班累了一整天了,下班回家,想要放松一点,打开电视又被上了一堂法医课,这就有点太不尊重观众衣食父母了。

“关于主线剧情的推进,就不必了,还有最后两个案子,主要是男主和男主家庭秘密的揭示,就不必过多赘述了。”

“但是前三集的分析尸体情节是一定要改的,先入为主的思维模式,在观众看一个影视作品的时候,是会被成百倍的放大,就像是相亲的时候,那个眼缘一样,前几集不好看,观众可能直接就流走了。”

“不管后续如何精彩,连观众都没有了,这样的剧本就是失败的。”

祝平安习惯性咬笔,“大概明白了,小雯姐,那你继续吧,我们几个做记录,大家一起修改的话,还是很快的。”

点了点头,表示认同,工作室的小伙伴差不多可以同步她的修改一件,再加上曾伟贤这样的触手怪,今天晚上下班之前完成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第三个案子,关于男主和女主,法医三人在法医科的对话,专业用语修改意见如下,切开死者双下肢背侧皮肤,见左下肢皮肤及肌肉出血,左额极部分脑组织缺损失,左额叶局部脑组织挫伤,初步诊断死者生前受到过虐待,并且多次发生,致命伤应该是脑出血。”

“虽然伤口不算大,但是脑子里的东西都被掏走了,被偷走脑子确实是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作法,这个案子真相是因为嫉妒,双胞胎的哥哥因为嫉妒弟弟的一切,在经历过五年的时间后,精心谋划了这一场杀人抛尸案子,而这里的脑子被哥哥吃了。”

“这个点,要加删字,这涉及反人类的设定,如果甲方的意思是修改的话,那就用防腐剂装在了一个透明的罐子里,再呼应一个好的结尾,哥哥在杀死弟弟之后,拿着弟弟的身份生活着,每次发生好的事情,就和弟弟装在透明罐子的脑子说话,附加一个哥哥悔恨的镜头语言。”

说完这一大段话,大家也是需要反应的,她拿起了电脑旁的咖啡喝了一口。

突然想到剧本中的文字,有点血腥的感觉了,强忍着自己喝了下去。

不管是看刑侦悬疑的电视剧,还是写悬疑剧本,都不要喝水,更不要吃东西,人大脑的联想能力是很强的,再加上编剧这样丰富的想象力。

决定忍一会,讲完再喝。

“小雯姐,我想到了一个不输于分析尸体的场景,那就是刑侦队出现场的描写,原著里笔墨也是很少。”

林瑶瑶提醒着。

果然都是女孩子,想的都是一样的。

事实上,她接下来要强调的点就是关于出现场的描写。

“不用了吧,我觉得观众更想看谜团一步步被解开的过程,还不如早点推进剧情呢。”

祝平安反驳着,因为他在看原著的时候,经常跳过的就是描述场景的部分,直接跳到结局,再带着上帝视角去看,这样才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