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涉于春冰半缘修道 > 第12章(第1页)

第12章(第1页)

大公主低下头,只道:“父皇记挂着我,时时有赏赐来。但我听说,宫外的公主府已经在修建了,我用不了多久就要搬出宫去了。”

皇帝有赏赐,但并不常见大公主。可以想见,不得父亲欢心,又失了母亲庇护的孩子,过得很不好。

宋檀起身,从柜子里拿出两包点心,一碟云腿小饼,一碟桂花糕。

大公主倒也不嫌弃,拿了点心就开始吃,宋檀给她倒茶,轻声安抚她道:“盂兰节将至,公主该去太后娘娘身边尽心才是。”

因为储位未定,太后对几位孙辈的态度都一视同仁,没有特别喜欢谁。而今大公主是个失了娘亲的可怜孩子,又与前朝汤家分割了干净,想必太后会对她多几分怜爱。

大公主很快明白过来,道:“我听说皇祖母有个宠臣叫杨四和,我该与他见见吗?”

宋檀摇头,“您是公主,杨四和只是个内监,如何能让公主纡尊降贵。”

大公主想了想,道:“是因为父皇不喜欢杨四和。”

大公主实在是个很聪明的人,她要讨好太后,却不顺着太后的意思善待杨四和,只能是因为紫禁城的另一位主人很讨厌杨四和。

时候不早了,大公主吃完了两碟点心,便与宋檀告别。宋檀送她进了西华门,大公主的乳母找来了,就在门边等她。

临走时宋檀嘱咐她千万不能再做出今日的事。

大公主欠了欠身,“我知道的,我会保重自己,多谢宋公公。”

盂兰节那日,宫中有高僧做法会,皇帝也去了。宋檀过来当差的时候皇帝刚刚礼佛结束,一身雪白的莲花暗纹居士服,衣带檀香,真像一个无欲无求的佛中圣子。

他穿着这身衣服回太极殿批奏折,邓云看见皇帝这身装扮,神色有些怪异,因为他手中拿的,是汤固案的处决名单。

皇帝打开折子,厚厚一叠名单,全都是涉案人员。

皇帝未下批注,只将折子留下,叫邓云先走了。邓云心里猜测,难道是因为陛下刚刚礼佛回来,不忍造杀孽?

宋檀将奏折整理好放在皇帝左手边,皇帝打眼一扫,第一本就是沈籍的折子。他还没有放弃,在皇帝未下处决命令之前,几乎每天都上奏折。

皇帝看向宋檀,宋檀站在一边,在研墨。

“你觉得汤固案的一众党羽,是应该从重发落还是放他们一条生路?”

宋檀抬头,看见皇帝望着他。

他束手站在皇帝身边,有些惊讶,“奴婢只是个宫人,如何敢妄议朝事?”

“汤固案举国瞩目,上到王公大臣下到贩夫走卒,人人都在谈论,朕想听听你的看法。”皇帝姿态随意地抽出沈籍的奏折,上面的话他已经很熟悉了,“朕恕你无罪,随意说罢。”

宋檀的目光落在皇帝手中,沈籍的奏折上,他没有思考太久,不敢让皇帝等着。

“奴婢斗胆,汤固案中牵扯到的人数众多,大约总有出淤泥而不染的人。”宋檀看着那封奏折,浑然不觉皇帝的目光落在他身上,“他们是举国选拔出的人才,若为小吏,则一街一坊安宁,若为知县,则一县之地安宁,就这样将他们杀了,是不是有些可惜了。”

皇帝沉吟片刻,道:“你说的,不无道理。”

宋檀眼睛一亮,他觉得自己可能帮到了沈籍。

“可是要如何分辨谁是出淤泥而不染,谁是鱼目混珠呢?”皇帝今日仿佛很有耐心,“朕不是一县一吏,朕要对全天下的人负责。你可知道党争为朝堂第一毒瘤,官员不再想着如何改善民生,为君解忧,只想着结党营私,党同伐异。千里马算什么,挡了路的,就是圣人也杀得。党争带给天下人的危害,不亚于战乱。”

皇帝的神色并不激愤,甚至是淡然的,“所以朕一定要杀了这些人,朕要让旁观的人看清楚,记心里,刻骨铭心,不敢再犯。”

畏惧总比道理有用,宋檀在宫里,最明白这句话。

他无法反驳皇帝,沈籍看到的是一人一家,皇帝看到的却与他全然不同。那些个人的悲剧与不公只是一粒轻飘飘的尘埃,并不被当权者在意。

宋檀无话可说了,皇帝合上沈籍的奏折,将它扔在一边,漫不经心地问道:“这些话都是谁教给你的?”

宋檀一愣,面上的血色唰地退了个干净,他立刻跪下,道:“没有人教我,是奴婢僭越了。”

皇帝盯着宋檀看了一会儿,忽然轻笑了一声,叫他起来。

宋檀嗓子发紧,他战战兢兢地站起身。

“不用这么害怕,朕说过了,恕你无罪。”皇帝这么说着,却不再看他,摆手让他下去。

宋檀埋着头俯身行礼,从皇帝身边退下,一步步退出太极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