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快穿之从红楼开始 > 第93章(第1页)

第93章(第1页)

有这么好的讨好皇上跟太上皇的机会,还不用花多少银子,同时还能混一顿御厨烹饪的海鲜,何乐而不为呢?

皇上跟太上皇高兴啊,这简直就是无本的买卖,这些海鲜是不值多少钱的,在当地收,五两银子能装一车。

硝石也不贵,最主要的是这东西能反复使用,随车带着半麻袋的硝石,足可以在大夏天带着一车海鲜走八百里了。

所以,这一车海鲜的费用,除了海鲜本身的那点儿费用,就是一路上人吃马嚼的那点儿钱了,更何况,大原朝又不止一处靠海,运送海鲜也不是非得一个地方。

再顺道押运的时候带上一车例如海参、海马、海狗、鱼胶之类的贵重物品,那几乎能算是无本的买卖。

就算不擅长经商的两皇,随手大略一算,那都是要倒抽一口凉气,简直是暴利啊!

最让两皇感动的是,两个孩子劳心劳力想出来的点子,他们不要任何赏赐,只提出两点愿望,一是劳作的尽量选用伤残士兵以及士兵家人。

二是拿出其中三成的利润,用于铺建学堂,初期,尽量让想读书的穷苦人家孩子能识字,不至于大字不识一个,被人骗了都不知道。

按照林玉轩的设想,科考无望的秀才,可选择在学堂为贫苦人家孩子教学三年,学习三年足够孩子去考童生了,毕竟,这童生说白了就是检查你识字、简单算学的学习情况。

只要是你教导的孩子,有十人通过童生考试,又或者有五人以上通过童生,同时有大半的学生认同你认真负责,那么当地衙门可酌情安排类似文书、师爷之类的官员。

若发现有人顶替了人家的功绩,又或者因各种原因打压支教秀才不给安排生计,一经发现,直接按照贪官污吏查处。

过了这三年的免费读书机会之后,就得看自己了。

朝廷还有很多举人、同进士之类的没有安排官职的,之后就会让他们在户籍所在地的官学中,单独成立一个班,教导那些交不起钱,又考中了童生的学子。

但这个可就不是完全免费了,必须跟当地衙门签署合约,可免费提供三年教学,之后若是没有考中秀才,那就去当地的驿站、养生堂等地义务劳动三年。

三年内只提供吃喝,算是偿还这三年的读书费用,之后可以去当地即将督造的工厂打工。

这些教学的举人,教导满三年,由当地官学保举,衙门开具证明,可凭这证明,去当地工厂谋取职务。

至于工厂的工人,与衙役工钱相当,至于厂子中的干部,也就是那些举人谋取的职务,由九品至五品不等,五品为厂长,两位副厂长为从五品,这三个职务,由朝廷任命。

这就是林玉轩暂时的计划,他只能先暂时让贫穷人家的孩子能有书读,之后也能靠着识字会算数,谋个营生,比如做个账房之类的。

另外,要是一直这么往外掏,朝廷也受不了,所以,官学中增设书学、算学、律学、医学、画学、武学等专向学子。

招生不论身份,士农工商出身的都可以进入学习,但学费不菲,教导他们的,会是翰林院那些不入品的庶吉士。

这些庶吉士仍然挂职翰林院,另外还会再领取一份不菲的俸禄,任期满三年,可申请回京至礼部任职,后根据实际情况调动。

总之,林玉轩跟贾瑚是把能想到的都规划了一遍,早上去御书房把写好的折子交给皇上的时候,把皇上都绕蒙了。

最后把翰林院的大学士、尚书、侍郎、内阁学士、以及六部尚书都叫到御书房分析讨论,最后才彻底掰扯明白,并且认可通过。

这些还只是内部消息,贾敬是没有资格知道的,林玉轩跟贾瑚就将前因后果都仔细的跟贾敬讲了一遍。

贾敬有些不解的问道:“这些跟我有什么关系?难不成让我去地方讲学?”

林玉轩摇摇头道:“不,当然,您若是愿意,也可以到时候在京郊的那些官学里随便挂职一个,兴趣来了,去讲两堂课也未尝不可。”

“不过,我是打算让你去做金陵造纸印刷厂的厂长,监管造纸印刷厂,皇上会封您为三品工部侍郎,兼任厂长一职。”

贾敬有些懵了,赶紧道:“我哪是做官的料,就是现在这翰林院的五品闲职都做的心里憔悴,工部侍郎这就更做不来了。”

贾瑚赶紧安抚道:“二伯莫要惊慌,这只是提升了您的品级,挂职在工部,以后在厂子里,您只要专心做好您的事情,管理好厂子就行,不用非得跟那些官员过多接触,也不必考虑其他。”

见贾敬平静下来了,林玉轩接着讲道:“二舅也不比担心别的,我手里有新型的造纸技术,还有铅活字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