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凑小说

贴凑小说>娱乐圈 整顿 > 第124章(第1页)

第124章(第1页)

助理小新:&ldo;身高一米的特型老师,是扮演土地公公的专业户,好几年没见过他演戏了,现在好像在搞直播带货了&rdo;

陈泰对这几位特型老师也都有印象,在多部经典武侠剧里都出演过,扮演的角色因外形的特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ldo;不过,我在横城跑了几年龙套,都没碰见过他们。&rdo;

钱乐:&ldo;剧组能把武侠剧里的这些元老级特型演员请来,也是费了一番苦心了。&rdo;

没说话的苏清朗,则是直接朝那几位特型演员走了过去,几句寒暄后,有说有笑的聊了起来。

银发造型的老爷子满脸动容:&ldo;我接到电话时非常的吃惊,想不到时隔多年,居然还能有人记得我,找我这个老头子拍戏。&rdo;

另一人笑呵呵的附和:&ldo;我一开始怀疑是诈骗电话。聊到最后,嘿?居然没找我要钱要验证码,那我得去试镜看看!&rdo;

土地公专业户叹了口气:&ldo;我接不到戏拍,所以转行当的网红,可我最想从事的还是演员这一行。&rdo;

因身材瘦如麻杆而在戏里出演&ldo;螳螂&rdo;一角被大家熟知的特型演员,在横城跑龙套演戏时才十几岁,现在十年过去了。

&ldo;刚开始的三四年,我为了有戏拍特意保持身材,后来接不到戏,我就努力增肥跑外卖去了,身边的人都说我是昙花一现。&rdo;

如今也才二十多岁,却因为早早出来社会历练,满脸沧桑,是几位特型演员反差最大的一位。

他们正如戏里的角色一样,纷纷都&ldo;金盆洗手&rdo;退隐江湖了。

时隔多年再演武侠剧,再也不是观众记忆中的武侠剧那般年轻的形象,一个个都老了。

对戏的过程中,苏清朗可以感受到他们处于一种很亢奋的状态,将在《江湖之不负卿》里的表演当做了退休之作来对待。

&ldo;下一部武侠剧在哪?我们怕是等不到喽,就算有人开戏,也不会请我们啦。&rdo;

范同甫转头对苏清朗道:&ldo;将这些特型演员请来拍这一部武侠剧,一部分的原因‐‐除了经典武侠片里容易被观众记住的主角,这些人也承载了当初看武侠剧的那一批观众的回忆。

不过&rdo;

&ldo;特型演员就是这样,演戏很受局限。&rdo;

苏清朗:&ldo;我知道。&rdo;

在横城拍摄的期间,有多位在经典武侠剧里担任主演的演员来客串,也都好几年没拍过武侠剧了。不过,他们大多有着出众的外形,没有了武侠剧演,大可以接拍其他题材的戏。

和特型演员的情况较为接近的是武行人员,像陈泰这样的武打演员,都面临着接戏困难的现状,更遑论特型演员了。

但不论是主演、武打演员还是特型演员,都无武侠剧可拍,他们既代表了这一部分人面临的现状,也是这一行的现状和常态:

凋零,没落,青黄不接。

苏清朗向于景澄发起深刻话题的探讨:&ldo;澄仔,你看到没落的武侠片、功夫片、动作片,你的想法是什么?内心有没有一些触动?痛心?&rdo;

&ldo;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副武指。&rdo;

入行三四年的时间了。

于景澄起初看到这一行如此萧条当然有所触动,也曾怀有雄心壮志想要振兴这一行。结果在这一行干得越久,看的越多,愈加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太过于薄弱。

于家班只收那么多人,只选择最优秀的那一小撮,只能保证这一小撮人有一份温饱的工作。他见过很多从小习武到大,喜欢武术,实力并不差,想要入行的,却连一个工作机会都提供不了。

抗拒接班最大的原因‐‐害怕从他叔的手上接过担子后,把于家班的责任抗在自己的肩上后,自己做不到比他叔更好,做不到带领着于家班走向更好。

害怕让这一小撮人的温饱都保证不了。

于景澄自嘲一笑,反问苏清朗:&ldo;你的内心有触动吗?&rdo;

苏清朗轻声道:&ldo;有啊。&rdo;

于景澄承认苏清朗的功夫很强,深不可测,&ldo;可你不是武行,不是导演,只是一个演员,你又能做得了什么?&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